听到这,和坡益把孩子紧紧抱在怀里,虽然没有答应签搬迁协议,但他同意过几天随队员们下山去安置点看一看。
思想转变非一朝一夕,用心用情却能融化坚冰。2月底,俄科罗村拉谷片区被纳入易地扶贫搬迁计划的146户贫困户中仅7户同意搬迁。2个月过去,“背包队”已成功动员52户签订搬迁协议。
进村入户讲政策
害怕融不进、不理解政策,不愿搬迁的群众总有这样那样的忧虑。
连日来,福贡县各级干部组成的 “背包工作队”驻村入户,将福贡县易地扶贫搬迁入住“十送”好政策宣传到各家各户,让搬迁群众安心入住新居。
架科底乡阿打村村民阿南加是一位傈僳族老人,一开始由于对安置政策的理解不全面,对搬迁安置充满了疑惑,迟迟不愿抽房搬迁。“很多群众因为文化水平不高,对搬迁政策理解有偏差。”阿打村“背包工作队”第四组组长波玉花说。
为了把政策讲清讲透,波玉花与队员们多次来到村里,蹲守在阿南加家,耐心用傈僳语解读福贡县易地扶贫搬迁告知书和易地扶贫搬迁“十送”好政策。
“新家基础装修好了,有家具家电,群众免费直接入住,安置点有医院、学校、扶贫车间,务工和生活都方便。原来享有的低保、医保、养老等政策不变,原有的土地、林地、宅基地不变,稳定入住后还会统一办理并颁发不动产证……”波玉花的解读逐渐打消了阿南加的疑虑,最终老人同意搬迁。
在讲透政策的同时,也要算清经济账。有的群众没见过山外的世界,只满足于温饱,背包队员们就总结出生活改善、子孙教育、医疗保障、土地山林和搬迁后续发展“七笔账”,让搬迁群众心热起来、劲鼓起来。
“‘背包工作队’刚来村里的时候,我们还躲着他们,现在想想挺后悔。”今年3月份,50岁的邓又加一家五口人从高山上搬进福贡县城江西安置点,住进100平方米的新房,他和妻子也在安置点扶贫车间找到了合适的工作,小娃娃在家门口就能上学,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有劲。
新华社兰州10月28日电 题:华茂春的搬迁生活 新华社记者白丽萍、郎兵兵 “肩扛锄头养家,只能靠天吃饭。原来的苦日子真的过怕了。”谈起过去村里的状况,华茂春感慨万千:“我现在只想在这里安度晚年
新华社昆明3月13日电(记者彭韵佳、林碧锋)“承包香菇大棚,一年能有多少收益?”在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卯家湾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春熙社区,39岁的王开贵正向工作人员咨询如何承包香菇大棚
央视网消息: 国家发展改革委昨天(3日)宣布,截至目前,我国已经有930万贫困人口实现易地搬迁。“十三五”易地搬迁建设任务已基本完成,正在全面转向搬迁群众后续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