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里甲乡俄科罗村位于“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之一的怒江大峡谷里,和坡益以及384户傈僳族村民就生活在海拔1800米以上的高山上。“住着木楞房,窝在穷山坡。挣钱无门路,双眼无光芒。”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这是怒江大多数贫困村的真实写照。
要脱贫,先得挪穷窝。在山上待了50多天,祝培荣心里知道,大山里的村民们淳朴至极,也异常封闭,让他们理解并配合扶贫搬迁并不容易。夕阳越过西岭,趁着村民们劳作归家,穿着迷彩服、皮肤黢黑的几位“背包工作队”队员再次来到和坡益家,要同他“较较劲”。
围着火塘,祝培荣把搬迁政策仔细说了一遍,他掏出傈汉双语版的安置点户型图,给和坡益指出未来新家的位置。“安置点的房子是免费的,你家四口人有80平方米的住宅,比你现在的两间木楞房条件好,政府还提供家具家电,拎包入住。”
和坡益没出过大山,他有自己的顾虑,山上可以养鸡养猪,种些青菜和苞谷,进了城吃的喝的全靠买,没钱咋办?
“政府不会让你们一‘搬’了之的,你进城以后有公益性岗位,安置点有扶贫车间,保障基本生活没问题。”“再说县城工作机会多,你和妻子以后可以打工,你这么年轻难道一辈子待在山上?”“你家原来的土地、林地、宅基地不变,可以继续享受退耕还林、生态补贴等政策。”队员们轮番上阵,把政策讲透彻、说明白,但和坡益却始终不愿意签订搬迁协议。
“村民世世代代住在大山里,思想保守又封闭,不会说普通话,外面的世界他们不知道,也不敢走出去。”多次走村入户,祝培荣理解群众的处境,但不搬出去就阻断不了贫困。
这时,和坡益的小儿子光着脚跑了进来,拽着爸爸的衣角不放。祝培荣见状,往火塘里又添了一把柴。“安置点的学校条件又好离得又近,你要下山了两个娃娃上学都不用翻山路,多好!”
新华社兰州10月28日电 题:华茂春的搬迁生活 新华社记者白丽萍、郎兵兵 “肩扛锄头养家,只能靠天吃饭。原来的苦日子真的过怕了。”谈起过去村里的状况,华茂春感慨万千:“我现在只想在这里安度晚年
新华社昆明3月13日电(记者彭韵佳、林碧锋)“承包香菇大棚,一年能有多少收益?”在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卯家湾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春熙社区,39岁的王开贵正向工作人员咨询如何承包香菇大棚
央视网消息: 国家发展改革委昨天(3日)宣布,截至目前,我国已经有930万贫困人口实现易地搬迁。“十三五”易地搬迁建设任务已基本完成,正在全面转向搬迁群众后续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