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设为书签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军事APP
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内蒙古贫困旗县全部“摘帽”(4)

内蒙古贫困旗县全部“摘帽”(4)
2020-04-19 15:10:02 新华网

三股线落一根针,小小绣花针上下翻飞,一会儿工夫,黑色的布绸上开出一朵粉白粉白的莲花……2017年,王金莲学习刺绣,第一次绣了一朵莲花,挣了50元。她信心百倍,积极参加旗里组织的培训,刺绣技术越来越娴熟,扶贫车间给她的订单也日益增多。

2019年王金莲靠刺绣挣了2万余元,全家摘掉“贫困帽”。目前,全旗刺绣产业覆盖超过170个行政村,参与人数2万多人,其中贫困人口约3000人,贫困人口年均增收约2000元。

内蒙古贫困旗县全部“摘帽”

  在内蒙古兴安盟科尔沁右翼中旗刺绣扶贫车间内的工艺品展示区,前来参观的游客在拍摄展品(2019年4月18日摄)。新华社记者 彭源 摄

在产业发展中,内蒙古多地通过合作社、集体经济、公司制等形式,推动民族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创新化发展,积极谋划精准扶贫、乡村振兴“一箭双雕”。贫困群众通过流转土地、入股分红、务工等形式从产业里获益。

  家门口通高铁,大草原连北京

卓资山火车站,这座由北京前往我国西北地区铁路线上的偏远小站,历经近百年沧桑后,在2019年末迎来从北京驶出的高铁。这可把住在离火车站不远的贫困户刘太平高兴坏了:“两小时进京,日子真是一年一个大变样!等疫情过去,我们一家一定去故宫、颐和园开开眼界。”

刘太平与身患小儿麻痹症的妻子和年龄尚小的女儿曾住在巴音锡勒镇哈达图村。那里沟壑纵深,交通不便,土房危房多,常住人口少。“种地养畜全靠我一人,一年辛苦到头收入两三千元,日子过得苦,没啥盼头。”他说。

2018年,刘太平一家享受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搬到卓资山镇福祥小区。社区给他安排清洁工公益岗位,保证他有一份稳定收入。同时,他还带着妻子去编织汽车坐垫的扶贫车间学手艺。“我和妻子每月能编十几套坐垫,收入2000多元。”刘太平说,女儿也在城里上了学,这样的好日子以前想都不敢想。

为让2800多户易地搬迁贫困户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卓资县在每个搬迁小区内建成一处扶贫车间,引进收纳筐编制、汽车坐垫加工、服装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企业,让弱劳动能力搬迁群众在家门口就业。

特别是高铁开通后,前来考察、投资的外地企业多了,离乡发展的年轻人回来得也频繁了。目前,全县正加紧新建扩建多个劳动密集型企业,创造更多就业岗位。

内蒙古自治区成立的地方——兴安盟乌兰浩特市,位于大兴安岭南麓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曾经,乡村缺少产业,发展缺乏人才,成为当地脱贫难题。

然而,环境秀美、田园静谧、作物优质是优势,当地在开展扶贫工作中,开发出可认购稻田的“开心农场”以及供参观、驯养和工艺品展销的孔雀园等扶贫平台,吸引不少外地游客自驾观光,也让更多客商前来考察合作,这里也不再让人觉得落后、偏远。

截至目前,全区贫困发生率由2013年底的11.7%下降到0.11%,3694个贫困村全部脱贫出列。当交通渐渐变得四通八达,内蒙古开始迈开步子,敞开怀抱,外来投资逐渐增多,不少人返乡创业,呈现“孔雀向北飞”的生动景象。

在奔向小康的道路上,前方并非坦途,这场硬仗尚未完胜。内蒙古自治区还有未脱贫人口1.6万人,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各级政府正逐人逐户精准施策,对有劳动能力贫困人口,做到产业发展项目全覆盖、到村到户;对弱劳力贫困人口,通过发展小种植、小养殖、庭院经济和公益岗位就业等方式,增加收入;对无劳力贫困人口,通过资产受益和社会保障兜底实现脱贫。

内蒙古贫困旗县全部“摘帽”

 

  居民在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卓资县易地搬迁房福安小区内散步(2020年3月26日摄)。新华社记者 连振 摄

内蒙古贫困旗县全部“摘帽”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卓资县十八台镇村民在当地金鸡产业园区厂房内分拣鸡蛋(2020年3月26日摄)。新华社记者 连振 摄

关键词: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