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设为书签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军事APP
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别吃了!它是生态系统中的基石物种,却被人“毁灭性”利用…

别吃了!它是生态系统中的基石物种,却被人“毁灭性”利用…
2020-03-22 19:02:01 央视财经

从3月15日起,央视财经新媒体推出十期系列访谈《别再伤害我:十种野生动物的告白》。每天晚上七点半在央视财经客户端播出,带你走进一种野生动物,听听它们的告白。

此次疫情暴发以后,重视野生动物保护的呼声再一次反响强烈,一些以养殖为名、行猎捕之实的案例又一次跃入了我们的视野。野生动物畜养繁殖许可的内容范围,成为了此次疫情暴发以来,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第六期节目,央视财经邀请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江建平 ,以及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 冯利民 ,解读林蛙的重要生态价值,以及目前中国涉及野生动物的“养殖业”出现了什么问题?野生动物禁食令下我们要做哪些转变?

别吃了!它是生态系统中的基石物种,却被人“毁灭性”利用…

别吃了!它是生态系统中的基石物种,却被人“毁灭性”利用…

首先,我们来听听林蛙的告白

林蛙过度捕猎造成物种危机

江建平在访谈中对比了自己前后两次在东北野外调查的数据。时隔25年,林蛙数据的变化令他十分担忧,而当地的猎捕方式更令他感到危机。他说,林蛙目前在东北被利用得比较严重,所以抓捕得也比较多。1994年的时候仅尚志县一年就可以收购大概8000公斤,十几年过后就是几百公斤,这是十倍数量的减少。很明显,林蛙的种群在自然界、野外,受到了比较严重的威胁。

别吃了!它是生态系统中的基石物种,却被人“毁灭性”利用…

别吃了!它是生态系统中的基石物种,却被人“毁灭性”利用…

养殖抓捕过程 野生种群遗传结构将被改变

江建平介绍说,几乎每一条山沟都被老乡用起来了,可以叫做“毁灭性”的利用。当地人在抓的过程中可能不分大小,抓的时候还可能有性别差别,因为雌性价格更高,有哈什蚂油,而雄性就会便宜,它可能就不被抓。

另外,因为人工养殖,还有一个现象就是要引种,引种会把这个山沟的林蛙,弄到另外一个山沟去,这就影响了种群的本地性或者叫纯正性,这毫无疑问对种群的可持续性造成了极大危害。当然基因也会随着改变,很严重地影响了当地的种群遗传结构和遗传多样性本质。长此以往这个种群就要逐步就走向濒危,甚至是灭绝的边缘。

别吃了!它是生态系统中的基石物种,却被人“毁灭性”利用…

林蛙养殖在一些地区是“毁灭性”的利用

旱亮子是一种捕蛙工具,有一米多高,实际就是用塑料布做成的一个“围墙”,在森林里拦截下山越冬的林蛙,林蛙是很难逾越过去的,徘徊之间就会被捕猎。也许当地人觉得靠山吃山,靠林吃林。但专家从科学的角度,从自然生态的角度来看,这种“养殖”方式对生态会造成极大的破坏。

别吃了!它是生态系统中的基石物种,却被人“毁灭性”利用…

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急刹车

在东北饲养林蛙的状况,是一种“半人工模式”,是在利用自然状况下的种群,严格讲不属于人工养殖种群,应该属于野生动物。打着这个养殖的旗号,其实是行猎捕之实,去赚取不该赚取的钱财。目前我们国家在野生动物驯养繁殖中,还缺少监管和一些相关政策,导致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这个产业出现了种种的问题。江建平教授介绍到,疫情暴发以后各级部门出台了很多政策,实际上是让大家要紧急刹车一下,冷静思考一下野生动物驯养繁育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别吃了!它是生态系统中的基石物种,却被人“毁灭性”利用…

野生林蛙种群减少会导致生态圈“多米诺骨牌效应”

俄罗斯远东和中国东北区域接壤,同在一个纬度,相同的生态系统,冯利民副教授在俄罗斯却看到了另一番景象。

在俄罗斯野外考察的时候,冯利民副教授发现即使是冬季,在自然的河流里、鹅卵石下面也可以看到林蛙藏身其中蜇伏(冬眠)。野外目测林蛙数量比例远远高于在中国看到林蛙的数量,中国的林蛙密度远不及俄罗斯。据了解俄罗斯没有吃林蛙的习惯。

别吃了!它是生态系统中的基石物种,却被人“毁灭性”利用…

林蛙是生态系统中的基石物种,它在生态系统食物链中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野生动物的生态价值,远远大于食用价值。食用野生动物的人很多是出于猎奇、炫富的心理,野生动物如果不是留给自然,而是最终进入了人类的口中,就会破坏整个生态系统的食物链。

关键词: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