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设为书签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军事APP
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塔克拉玛干的“播绿使者”——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常青的故事

塔克拉玛干的“播绿使者”——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常青的故事
2020-01-20 20:22:01 新华网

新华社乌鲁木齐1月20日电 题:塔克拉玛干的“播绿使者”——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常青的故事

新华社记者顾煜、宿传义

漫漫黄沙,滚滚沙丘——面对浩瀚的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塔克拉玛干,人们往往会惊叹于大自然的残酷。

郁郁绿意,葱葱草木——沿着世界最长的沙漠公路走进这片“死亡之海”腹地,人们更会震撼于人类不屈奋斗创造的奇迹。

是谁,给塔克拉玛干披上了绿色的衣裳?

29年前,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常青和同事们顶着漫天黄沙走进沙海。如今,被视为“生命禁区”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一片片绿色“希望之洲”正萌发蓬勃生机。

“播绿使者”:追梦“死亡之海”

沿着塔里木沙漠公路一路南行,远处是层层叠叠、一望无际的沙丘,近处两侧却是高4到5米的绿色屏障。

在流沙包围的塔中植物园,醉人的绿色让人瞬间发蒙:这是梦还是真?

常青皮肤晒得黝黑,有些脱皮的双手偶尔撩一下有些凌乱但不失干练的短发,一谈起植物就眼睛发亮、滔滔不绝。“我喜欢植物,这些植物就像我的孩子。”

“塔克拉玛干”,维吾尔语“进去就别想出来”。33万平方公里的大沙漠让生命在这里绝迹。

1991年,常青和同事们南下沙漠边缘的肖塘,为沙漠油田生物防护筛选培育植物。

“越往南走风沙越大,嘴里的沙子都磨牙。”从乌鲁木齐到肖塘近700公里的路程,常青和同事们走了一个多星期。抵达肖塘后,最先迎接他们的是一场接着一场的风沙。

在寸草不生的荒漠上建苗圃,听起来有点像天方夜谭。为了筛选合适的植物,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与塔里木油田在肖塘建立了1公顷的植物筛选试验基地,并在2公里公路建设试验段进行苦咸水灌溉种植植物的先导试验。1994年,当塔里木沙漠公路修建到塔中地区时,又在塔中进一步开展试验研究。

关键词: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