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拒不承认“错误”,王聪在当地的工作越来越难开展,最后只能提前结束第一书记的任期。
在基层,王聪的遭遇并非个例。不少受访者告诉半月谈记者,在他们身上或者身边,因讲真话被“一起整改”的现象仍时有发生,有的甚至因此被“打入冷宫”。
在煤炭行业某国企工作的李前进(化名)就有这般经历。几年前,他向上级领导反映,由于相关政策出台缓慢,影响煤炭去产能进度,很可能年内无法完成矿井关停计划。很快,相关部门就派工作组来调查情况。这家国企的负责人得知后勃然大怒,认为李前进嘴巴不严,自曝家丑,很快就将其调离核心部门“晾起来”。
冷落嘲讽一起来,难道较真是蠢材?
半月谈记者走访发现,基层干部反映问题遭打压后,带来的影响并不会马上消除,等待他们的往往还有周围同事的不理解甚至冷嘲热讽。
赵军(化名)曾是中部某县一名镇党委书记,为人正直,工作能力突出。他所工作的镇在其任职时曾被当地评为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先进乡镇,他本人也获评年度先进工作者。
几年间,赵军受到当地涉黑组织的各种威逼利诱。2017年,他宁可辞去镇党委书记职务,也坚决不受涉黑组织控制。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伊始,赵军就向有关部门举报了这个组织,令其被上级专案组一举全歼。
原本以为自己在扫黑除恶中立了功,能重获起用,但赵军没想到的是,他的实名举报触怒了市县两级领导,认为他捅了大娄子。2018年,在没有谈话征求个人意见的情况下,赵军突然被借调到当地市扶贫办。按照规定,借调时间一般不超过6个月。但时间已经过去一年多,赵军的借调关系还没有解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