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我想起华罗庚的名言:面对悬崖峭壁,一百年也看不出一条缝来,但用斧凿,得进一寸进一寸,得进一尺进一尺,不断积累,飞跃必来,突破随之。
后池人,就是在用这种精神,以事不避难、苦干求变的态度,突破贫困的枷锁。
(日记二) 2019年5月31日 星期五 晴
今晚无月,山里的夜,深沉静谧。
听说村干部晚上要碰头,我们晚上赶到村东头的村委会。这是上世纪70年代建起的小院,北面、西面各有一排砖房,曾是村小学所在地,2017年村里希望小学建起来,老师学生们搬走了,原本在一间石头房里办公的村委会搬到这里。
约莫8点多,有人陆陆续续来了。有的骑着电动车呼啸而来,有的抽着烟快步走来。最后一个进院的刘现方,趿拉着拖鞋,打着手电筒,经过乒乓球台,绕过一棵大柳树,走进北面亮灯的房间。
我们跟着进屋,党员们齐了,就开始“扯”了。“扯”是当地土话,但他们不是“闲扯”,而是安排村里生产。自2015年修路开始,每晚这顿扯,只要他们不病倒,风雨无阻。
今晚这顿“扯”,依旧从生产开始。几个支委各管一摊,分头说了山上绿化、果园、村里涂料厂的事儿。村支书刘留根叮嘱:“这些天天旱,刚栽下的800棵梧桐树要集中精力浇水,务必要让它们活了。桑葚采摘也到了关键期,要再浇一遍水,保证产量。”
扯完正事,他们也扯点远的,这晚他们扯到了梦想。有人想弄个大湖,有人觉得山头可以修条索道,还有人建议把山上的梯田改造为夜景梯田,“让游客夏天看漫山花开,冬天看满山冰雪”。
这群五六十岁的汉子,声音越来越大,兴奋溢于言表,一个话音未落,下一个抢着说。
旁听的我们,被他们的热情点燃,也想说几句,一起畅想这个太行深山村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