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设为书签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军事APP
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北京人艺建院67年“头一回” 社招学员能否缓解人才断档

北京人艺建院67年“头一回” 社招学员能否缓解人才断档
2020-01-02 21:51:01 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1月2日电(记者黄玥、白灜)《茶馆》演员年纪基本都大了,年轻演员基本功还没有训练到位;保留剧目是修炼多年的看家本领,只是谁也不想靠啃老生存;2021年将有五个剧场同时运营,演员缺口五六十人……

作为中国话剧殿堂级剧院,面对人才匮乏困境,已有67年历史的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主动求变——

前不久,北京人艺首个“表演学员培训班”开班,从千余报名者中挑选出15名学员,进入人艺进行为期一年的学习实践,结业后视成绩择优聘为人艺签约制演员。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院长任鸣直言,这是北京人艺建院67年来头一回。“这是我们的‘新发明’,方式是前所未有的,为的就是出演员,一个剧院的根本在戏,而戏要靠演员撑着。”任鸣说。

北京人艺六十余年的历史上,《茶馆》《雷雨》《蔡文姬》《骆驼祥子》《天下第一楼》《窝头会馆》等一部部精品和焦菊隐、于是之、朱旭、濮存昕、宋丹丹等一代代艺术家共同成就了这所剧院的辉煌。

辉煌背后也隐藏着危机,优质剧本的缺乏和人才的断档,让剧院在娱乐大潮及新媒体传播的冲击下显得忧心忡忡。

北京人艺演员队队长冯远征坦言,《茶馆》演员年纪都大了,年轻演员基本功还没有训练到位。北京人艺演员龚丽君感叹,人艺的保留剧目是修炼多年的看家本领,只是谁也不想靠啃老生存。

面对困局,人艺主动求变。

20世纪90年代后期,北京人艺在话剧市场低迷的局面下艰难前进。靠着笼络剧院的“名角儿”回归舞台加上过硬的内容创作,凭借《窝头会馆》等精品剧目对舞台的执着坚守,迎来了国内话剧市场的回温。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团带班”“合办班”也支撑了人艺几十年的舞台。

关键词: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