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2月28日电 题:降药价、用好药、少跑路——说说2019年看病吃药那点事儿
新华社记者田晓航、张泉、赵丹丹、鲍晓菁
用得起药、用上好药、舒心就诊,是群众就医的基本诉求。2019年,药品集中采购、医保谈判、药品审评审批“提速”等组成的政策“组合拳”打下来,老百姓求医问药有了哪些新变化?临近岁末,记者为你梳理。
集中采购、“灵魂砍价”:急需药救命药更便宜
对肺鳞癌患者周伟(化名)而言,达伯舒堪称“救命药”。虽然这种药疗效显著,然而,一年至少十几万元的“天价”药费,让他差点放弃治疗。
“我当时想的就是不能拖累家人。”周伟说,“但是最近听病友说达伯舒进医保了,大家都特别振奋。对我来说,这意味着治病有希望了,是一种重生的感觉。”
在近日结束的医保药品准入谈判中,“入围”的达伯舒每瓶支付价为2843元,降幅超过60%。包括达伯舒在内,此轮谈判共有70种具有较高临床价值的新药被纳入医保目录,涉及癌症、罕见病、糖尿病等10个领域,价格平均降了六成,让“周伟们”看到了曙光。
同样因为给老百姓带来实惠,“集中带量采购”成了“年度热词”。2018年,11个试点城市开展药品集中采购,25个中选药品中选价平均降幅达52%,最大降幅超过90%。今年9月试点扩至全国,25个药品中选价再度降低。
高值医用耗材带量采购也被提上日程。骨科脊柱类总体平均降价53.4%,单个组件最大降幅95%;人工晶体类总体平均降价20.5%……据安徽省医药集中采购服务中心主任万勇介绍,在率先开展试点的安徽省,自8月16日起,已有18家省属公立医疗机构开始执行谈判价格,“患者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
医保药品新增70个 近日,国家医保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印发《关于将2019年谈判药品纳入<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乙类范围的通知》(医保发〔2019〕6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