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真心帮扶,老百姓看得一清二楚。”李大奎说,这是自己驻村4年的最大感受。
“舍家”为脱贫——“我们对不起父母、妻儿,但对得起脱贫攻坚事业”
因为屡次出手帮助贫困村和贫困户,侯元军在一些人眼里家庭条件“富裕”。
记者到县城找到他家时,意外地发现,他家住在露天农贸市场旁边的一栋廉租房的八楼,面积只有53平方米,多几个人走动就显局促。屋里没有像样家具,电视机柜是他自己用几块木板组装的。他不好意思地说,妻子这些年因为照顾孩子、支持他驻村扶贫,一直没有上班,家里就全靠自己的收入,买不起商品房,符合低收入家庭条件,于是申报、购买了廉租房。
侯元军前两次帮助贷的款,村集体和贫困户都已归还。说起这些经历,他语气很淡定。“这不是什么大事,驻村这么久了,村民就像是我的亲戚,亲戚之间借钱是正常的事!”
“他扶贫的责任心很强,总怕做不好、做不够。”躺在病床上的张红艳告诉记者,自己理解、支持丈夫侯元军的工作。她自己还曾多次带大女儿一起到村里帮贫困户收庄稼。
宋冰所驻泉发村距离自己家100余公里,很少有机会回家。“只要哪天村里的喇叭没有响,很多村民就会给我打电话,问我是不是没有在村里。” 前段时间她回了趟家,妈妈对她说:“好不容易回一次家,却半夜才回来,一大早就要走。”
记者到访时,全村刚刚举行完脱贫民主评议会议,拟脱贫户89户,举手表决一致同意申请脱贫。
宋冰说:“脱贫攻坚战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我们一定要打赢这场战争。”
今年2月,祝声彦来到威宁九中,原本计划是帮扶半年,自愿延长到一年。今年8月底,当回到番禺的他拖起拉杆箱,准备离家出发返回威宁,两岁的孩子突然说了一句:“别走,我要爸爸。”说起那一刻,祝声彦动情落泪。
新华社西宁7月31日电 题:东达村脱贫记 新华社记者江时强、田文杰 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金滩乡东达村,地处青藏高原,背倚祁连山脉,海拔3000多米。因高寒荒凉、地瘠民贫,外村姑娘都不想嫁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