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气象局局长刘雅鸣说,我国已经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覆盖最全的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和先进的气象信息系统。
气象预报能力大幅提升,让“天有可测风云”
晚上7点31分,准时响起的《渔舟唱晚》,可能是中国人对《天气预报》节目的共同记忆。
“天气预报直接关乎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中央气象台台长王建捷说,“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既是党和国家的要求、人民的期待,也是一代代气象工作者的不懈追求。
辽阔南海拥有世界上最繁忙的航线,但变幻莫测的天气给往来船只带来严重威胁。
“随着三沙气象海洋广播电台的开通,途经南海的船只都能收到我们的天气预报和预警。”来自海南省三沙市气象局的孙立说。今年7月11日,通过精准预报,一艘载有32人的南海遇险渔船实现了零伤亡脱险。
人们常说,天有不测风云。70年气象事业的发展,正逐步使变幻的风云可预测可预报。
从手工绘制天气图发展到自主创新数值天气预报,从站点预报发展到精细化智能网格预报,从传统单一天气预报发展到面向多领域的影响预报和风险预警,气象预报预测的准确性、提前量、精细化和智能化水平显著提高。
目前,全国暴雨预警准确率达到88%,强对流预警时间提前至38分钟,可提前3至4天对台风路径做出较为准确的预报,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气象服务领域不断拓宽,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今年入秋以来,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持续干旱。就在前几天,江西、安徽等省抓住有利天气条件,组织实施飞机人工增雨联合作业,淅淅沥沥的雨水给当地“解渴”。
1958年,干旱在吉林大地蔓延,一架飞机冲入云霄,我国首次开展飞机人工增雨作业。几十年过去,我国已建立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现代化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体系,人工增雨(雪)覆盖500万平方公里,防雹保护达50多万平方公里。
新华社呼和浩特12月6日电(记者哈丽娜)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台了解到,中国气象行业首个蒙古语标准——《蒙古语气象服务常用用语》标准(QX/T488—2019)正式发布实施
新华社三沙9月9日电 题:他们,是南海“观天”人!——探访祖国最南端的气象局 新华社记者高敬 距离北京2680公里、海口452公里、三亚339公里……这,是三沙市永兴岛的坐标
新华社长沙10月6日电(记者周楠)记者6日从湖南省气象局了解到,受高温天气及持续降水偏少影响,湖南省目前共有89个县市达到气象干旱标准,中重旱区主要位于张家界、常德、岳阳、益阳、永州、郴州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