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设为书签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军事APP
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一碗饭”暖了老人心——西宁“爱老幸福食堂”观察(3)

“一碗饭”暖了老人心——西宁“爱老幸福食堂”观察(3)
2019-12-10 06:05:01 新华网

与此同时,西宁市实施“个十百千”工程健全助餐送餐服务网络。1个市级+4个区级指导中心全面监管送餐配餐工作,30个街道(乡镇)级中央厨房、100个社区(村)级“幸福食堂”、1000张以上的“幸福餐桌”形成上下贯通的网络体系,打造15分钟助餐送餐服务圈。

  7月4日,在青海省西宁市城西区胜利路街道景林佳苑助餐点,工作人员将食物装上配餐车。 新华社记者 张龙 摄

“正是通过‘购买服务、场地免费、税费减免、多方监管’的方式,西宁解决了民政部门唱‘独角戏’问题,多方形成合力,保障资金滚动不穿底,运行机制有活力。”西宁市副市长吴志城说。

——在城西区胜利路街道,“爱老幸福食堂”临街而设,门口还挂了一块“宏锦大饭堂”的牌子。“参与养老事业很光荣,一系列组合措施促企业自我造血,长期发展。”饭堂负责人杨瑾说,用房无偿或低偿,每年还有财政补贴,优先供应老年餐的同时也接待大量普通消费者,保本微利不成问题。

在城西区,和宏锦一样的企业还有3家,按就近原则分街道负责4个中央厨房,老人的满意度评价就是“指挥棒”,企业之间对比、竞争,倒逼服务提质升级。

  7月4日,青海省西宁市城西区胜利路街道景林佳苑助餐点工作人员在给老人们准备餐具。 新华社记者 张龙 摄

——立足老城区老人居住密集、交通半径小的实际,城中区则通过招标引进一家企业建设规模化中央厨房。面积1600平方米,可供应6000名老人,中央厨房每天安排20辆送餐车到各街道配餐。

试点5个月,用餐人数超过1000人。城中区中央厨房运营企业、宏津餐饮服务有限公司经理刘朝霞说,政府多措并举给了企业长期运营的信心,集约化运营少了风险,统一采购和标准化操作也有利于食品安全监管。

  7月4日,在青海省西宁市城西区胜利路街道景林佳苑助餐点,工作人员在给老人们准备午餐。新华社记者 张龙 摄

关键词: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