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设为书签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军事APP
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一碗饭”暖了老人心——西宁“爱老幸福食堂”观察(2)

“一碗饭”暖了老人心——西宁“爱老幸福食堂”观察(2)
2019-12-10 06:05:01 新华网

白菜炖肉、宫保鸡丁、麻婆豆腐、素炒西兰花、紫菜蛋花汤,最贵的两荤两素套餐也只要10元钱。和爱热闹的邻居老人们不一样,74岁的韩燕选择食堂订餐,图的是方便、实惠。

“食堂解决了大难题啊。照顾瘫痪在床的儿子已经40年,老伴前年去世后,我就难得出门。”韩燕说,中午等着穿红马甲的志愿者来送饭聊几句,是一天心情最好的时候,作为困难老人还享受每顿3元的补贴,她跟儿子吃一份足够了。

7月4日,老人们在青海省西宁市城西区胜利路街道景林佳苑助餐点吃午饭。新华社记者 张龙 摄

因“一碗饭”改变晚年生活的,不只是城市社区的老人。距离市区20多公里的湟中县多巴镇黑嘴村,过去,进城务工的子女没少担心留守父母的吃饭问题。

“现在好了,村小学旧址建起‘老年之家’,今年又装修扩建了食堂。市县两级财政补贴、村集体经济让利和对口帮扶单位企业捐助,使100多位老人告别‘开水泡馍’,免费吃上了6元到10元的热饭热菜,年轻人少了好多负担。”村党支部书记李成虎说。

近5个月,西宁城市、乡村已建起24个中央厨房,54个“爱老幸福食堂”平稳运营,40多个助餐点辅助补充,惠及数千名老人,上百封感谢信寄到了市委书记信箱。在还未覆盖的区域,老人们期待建食堂的呼声不断高涨。

  9月23日,81岁的周绍成老人在青海省西宁市城西区古城台街道的“爱老幸福食堂”助餐点打饭。新华社记者 王金金 摄

引入社会力量 合力支撑“大格局”

民生工程考验执政者的诚意和决心,也离不开创新政策、完善机制和持续投入。

西宁市民政局局长苏磊红说,近5年来,西宁市60岁以上老年人新增12.4万人,老龄化率达16.5%。前期走访发现,相比大城市“一床难求”,居家养老占96%的西宁市,老人们常常“一饭难求”。让老人不再“蹲墙头、晒日头、趴床头”,实现“吃饱饭、吃好饭、健康养老”,城市才有幸福可期的未来。

2016年起,西宁市以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工作为契机,完善城乡老年日间照料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启动老年人助餐工程。到2018年底,政府兜底的高龄、困难老人已全部享受社会组织为他们提供的助餐、助浴、家政等普惠型养老服务。2019年3月,启动“爱老幸福食堂”,让更多老人在家门口吃营养餐,享受多元化服务。

  7月4日,在青海省西宁市城西区胜利路街道景林佳苑助餐点,工作人员给老人们盛饭。新华社记者 张龙 摄

关键词: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