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协商集合力 这是一项社会基层治理工程
老旧小区改造的过程中,不同居民可能存在不同诉求,如何让小区改造顺利进行,让老百姓改得宽心、住得舒心?
以广受关注的老旧小区加装电梯为例。有的居民对加装电梯的需求很强烈、很迫切;有的居民觉得加装电梯固然是好事,但不加装电梯也勉强可以应付;有的居民则担心费用分摊不够公平合理、电梯运行噪音大打扰正常生活……众口难调,好事要做好也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容易。这就要平衡好各方利益,找到“最大公约数”,通过共建、共管、共治、共享,绘就老旧小区改造的最大“同心圆”。
目前,各地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也涌现出不少值得借鉴的经验。近日,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桥东岸路333幢首部电梯加装成功,采取的是按比例分摊的模式。10户居民共同协商后,确定6楼每户承担20.5%,5楼每户承担15%,4楼每户承担9%,3楼每户承担4%,2楼每户承担1.5%,1楼业主不分摊。电梯的维修保养、电费负担也按此比例分摊。四川成都则允许小区依法依规用住房维修基金购买“电梯维修险”,并将这一模式引入到房屋外墙瓷砖脱落等其他共用部位的维修中。河南新乡三分区社区则成立了居民议事会,遵照“大家事大家议”的理念,确保改造事项由居民提出、居民共建、居民受益。
老旧小区改造并非易事,量大面广,情况各异,任务繁重,与其说是一项建设工作,不如说是一项社会基层治理工程。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充分做好通盘考量,尽可能减少协调和磨合成本,还需要不断探索和实践。而尊重和回应居民们多元化、差异化的利益诉求,愿意“成人之美”,或许能更好地推进改造工程顺利开展。(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武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