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今,身着粗布藏式衣服、挑着水桶的格松江错,正向游客展示盐井传统人家服饰。
“这是我爷爷在世时最喜欢坐的地方,这样喝酥油茶,我奶奶坐在那边。”在老屋里,他绘声绘色地向游客描述当年的生活场景。
格松江错说,加达村目前有2700多块盐田,每块盐田年产盐500公斤。盐田收入占了村民收入的一大半。这种格局正随着旅游的开展而改变。
背水桶变成了抽水机,盐田成了景区。老房子开起了藏家乐,格松江错今年旅游收入有3万元。一包包土盐成了独具特色的纪念品。26岁的拉姆说,自己每天负责将家里生产的土盐进行销售,还开发了新用途。“红色的可以泡脚,消除疲劳。”15元一包,游客争相购买。
村民们希望千年盐井铸就的传统手艺,不仅能在川藏线上闪光,还能在新时代全域旅游发展中成为藏东地区的重要支点,支撑起藏区振兴梦想。
盐井中学,位于芒康县盐井纳西民族乡,是西藏第一所在乡村设立的中学。1951年8月,盐井小学正式成立,1975年附设盐井小学初中班,1978年创立盐井中学。
新华社拉萨6月12日电 题:大地的馈赠 风和阳光的作品——西藏芒康盐田的前世今生 新华社记者多吉占堆、边巴次仁 隔澜沧江而居的西藏芒康县纳西民族乡上盐井村和加达村的村民,世代制盐种地,延续至今
新华社长春11月19日电(记者段续)吉林省近日出台规划,要求辽河流域内县市政府严守永久基本农田红线、生态保护红线和城镇开发边界,推动转变空间资源利用方式,建设山清水秀、环境优美的绿色辽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