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办企业、登记财产和获得电力等工作的相关改革也引起了世界银行的关注。《2020营商环境报告》显示,北京的登记财产环节及时间、获得电力供电可靠性等24项子指标超过欧盟国家和经合组织高收入国家水平。
新政新规提供保障
一系列成绩的背后,离不开北京市多年来不断出台的新政新规,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了法治化保障。
2018年3月,北京公布优化营商环境的“9+N”(9项主要政策和N项配套措施)一揽子政策,以精简环节、精简时间、精简费用、增加透明度为重点,努力为企业创造审批少、流程优、效率高、服务好的营商环境。
同年7月,《北京市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行动计划(2018年-2020年)》正式公布,其中明确提出要针对企业在设立、建设、运营、发展等全生命周期涉及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靶向攻坚、精准发力、综合施策。
时隔不到1年,“9+N”政策就升级到了2.0版,进一步“简流程、优服务、降成本、强监管”,解决营商环境的痛点和难点。新近出台的《北京市大力营造企业家创新创业环境充分激发和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若干措施》也已明确,各级80%的事项要实现“一门”办理,70%的事项实现“一窗”分类受理,且不得以政府换届、相关责任人更替等理由改变政策承诺或毁约。
近日,北京市正式推出优化营商环境改革政策3.0版,包括12大方面204项任务,数量超过前两版总和。
不久前,北京市学习贯彻落实《北京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座谈会召开。记者了解到,优化营商环境被列为北京市委、市政府的“一把手”工程。今年以来,北京已召开市级专题调度会60余次、部门间协调会200余次,高效协调解决了一批问题,成为推进改革不断深化和政策落地见效的重要保障。
座谈会上,北京市政府副秘书长王军透露,《北京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正加快研究制定,将坚持开门编条例,认真听取社会各界意见,着力解决企业反映突出的痛点难点问题,为打造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高地提供强有力的法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