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设为书签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军事APP
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上海:“三只桶”里看变化(3)

上海:“三只桶”里看变化(3)
2019-11-09 14:05:00 新华网

垃圾分类新时尚下,如何做一名合格的“铲屎官”?“灵碳家园”特有的蚯蚓堆肥塔化解了居民的困惑:只需拉开系在蚯蚓堆肥塔上的红线,把狗狗的便便扔进去,蚯蚓一番“吞吐”后,排泄物就变成了肥料。

广灵二居民区党总支书记胡俊介绍,“灵碳家园”是普及低碳生活理念的一个平台,目的是引导居民从源头上实现垃圾减量。

生活垃圾定时定点投放,需要撤并垃圾桶、设立集中投放点。上海推进垃圾分类初期,也曾引发一些抱怨:“不方便了”“要走远路了”。化解群众的疑虑,既要做好思想工作,也要善用大数据、智能化手段,提升服务居民水平。

闵行区马桥镇夏朵园小区共有3859户居民、174个楼道,以前有340个垃圾桶,如今全部替代成12个智能垃圾分拣平台。

小区业委会主任陈锡贤介绍说,由于小区的门禁卡登记到户,可以把它和垃圾分类投放结合起来。这样,既能精准地统计出每家每户的垃圾投放情况,还可以自动根据称重情况积分,提高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

在小区的环保小屋里,居民可随时在电脑上查阅每天每户的垃圾投放量和积分情况。如今,在夏朵园小区,谁扔的垃圾又少又“干净”,谁就觉得很有面子。

  告别小马桶:我们都是“梦想改造家”

在高楼大厦的背后,上海还有一些旧式里弄的老房子,由于房屋面积较小、结构条件受限等原因,居民仍在使用手拎马桶这种“老物件”。

不久前,家住静安区新汉兴居民区宝昌路731弄的李才英家来了一支施工队,所做的工程名叫“一平方米卫生间改造”,为的是让这里的居民告别手拎马桶。

现在,李才英家进门最左侧是贴着白色瓷砖的长条形卫生间,尽管窄小,只比一个抽水马桶稍宽了一些,但热水器、淋浴头、洗手台、置物架等一样不少。

关键词: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