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把产业、就业扶贫作为稳定脱贫和巩固成效的重要途径,进一步丰富贫困群众增收途径。”井冈山市扶贫办主任刘新说,以前井冈山旅游业一业独大,如今村村有扶贫产业、户户有增收门路。
目前,罗霄山片区在吉安的4个片区县(市)建档立卡贫困户产业覆盖率达到90%以上,累计建成贫困村专业合作社512个、发放产业股权证2.8万余本,培养致富带头人1288人。
在距离井冈山仅170公里的湖南省桂东县东洛乡上洞村,村里农业产业发展欣欣向荣,共有大棚蔬菜、高山乌梅、蛋鸡养殖等5家专业合作社。“加入合作社的50名贫困群众人均年增收2万元以上,这些产业还带动周边180多户600多人发展生产。”上洞村党支部书记黄正昌说。
桂东县扶贫办负责人介绍,目前,全县茶叶、中药材、黄桃、西瓜等主要产业种植总面积达到64万余亩,带动12966户39567人增收,养殖业累计帮扶7236户22310人增收。全县贫困发生率从2014年的24.93%下降到如今的0.75%,境内61个贫困村全部退出贫困序列。
懒懒散散家会垮,脱贫奋进人人夸
罗霄山片区跨江西、湖南两省,是著名的革命老区,这里的群众始终怀有一颗不屈的心——当年战胜黑暗,今天打败穷困。
肖金汝是江西省莲花县南岭乡圳头村的一名农村妇女,她的一个小孩患有重大疾病。2002年,丈夫刘冬瑞撒手人寰留下了肖金汝独自抚养一双儿女,让原本就步履维艰的生活雪上加霜。
“我这一辈子最大的动力就是想把儿子的病治好,让女儿得到更好的教育。”命运多舛的她,没被打趴下。
2014年,肖金汝一家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政府提供的教育助学、医疗保障等一系列帮扶政策让肖金汝松了口气。为从根本上改变家庭困境,2016年她利用学到的制鞋技术,与他人合伙开了一家鞋厂,自己又做老板又做员工。
新华社南宁8月15日电 题:贫困户成了致富带头人 新华社记者夏军 虽已立秋时节,南国广西仍烈日炎炎。49岁的李桂松正带着妻子给罗汉果授粉,绿色的藤蔓爬满1米来高的竹架,已长出的果实翠绿,几乎将藤蔓扯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