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南昌11月4日电 题:山上旌旗奋——来自罗霄山集中连片特困区脱贫攻坚的报告
新华社记者熊家林、周楠、赖星
身上担子轻一分,许梅元站得便直一分。
身边是重病的丈夫,上有年迈的公婆,下有一对读书的儿女,一家的重担压弯了湖南省茶陵县沿河村村民许梅元的腰。受益于国家的精准扶贫,许梅元成功脱贫,她说:“脱贫了,下一步要努力奔着小康去!”
罗霄山集中连片特困区正孕育着崭新生机,老区人民在脱贫致富的道路上阔步前行。
各打算盘难发展,基层党建聚人心
“要用就得买,村里想白占,凭啥?”2018年年底,听说驻村帮扶工作队要引进油茶企业打造油茶林,湖南省茶陵县严塘镇猷竹村的村民纷纷到荒山划界圈地。
猷竹村地处罗霄山深处,全村共有19个村民小组4000多人,宗族关系复杂。以往长期荒废、无人认领的500亩山地,突然就冒出了“主人”,成片推进油茶的项目就难以实施。
“村民各有各的算盘,守摊子的意识太强。”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罗江华意识到,想要啃下老区脱贫这块“硬骨头”,把扶贫工作顺利开展下去,必须建设强有力的村级班子。
罗江华等帮扶队员结合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一户接着一户上门走访,了解村民心中所想所盼,大伙当面锣对面鼓讲出了积压多年的心里话;油茶项目承包人与村里签订了30年的山林流转协议,又拿出220亩收益用于村里73户贫困户的产业分红。
一套组合拳,聚拢了人心。56岁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谭晚根,把油茶产业帮扶确认表交到了村里后说:“再有这样的好事,我还第一个签字。”
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脱贫攻坚能不能扶真贫、得实效,首先就要看基层组织建设是否牢靠。
“我们一直强调要发挥村‘两委’班子的先锋带头作用,要统一思想,敢于担当作为。”江西井冈山神山村党支部书记彭展阳说。
彭展阳原本在山外一家企业的技术部工作,几年前他毅然回乡发展,并带领大家走出了一条“培训到农村,体验到农户,红色旅游助推精准脱贫”的路。
基层组织建设抓好了,大伙干事众志成城。截至2018年底,湖南的罗霄山片区剩余贫困人口16600人,年度减少贫困人口6.4万,贫困发生率降至0.75%,贫困村和贫困县全部退出;江西片区18个县(市区)当中,仅剩宁都、赣县、于都、兴国等四个县(区)未脱贫,还有10余万贫困人口。
村里生钱产业多,大伙过上好生活
脱贫攻坚,产业为根。
井冈山市东上乡有养蜂的传统,但由于养蜂人技术参差不齐,加上山高路陡交通不便,村庄产业发展不好,2008年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仅2958元。
2018年,东上乡引进了井冈山市海伦堡养蜂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在东上乡9个村免费发放了2000多箱蜜蜂,并以高于市场均价的价格签约回收贫困群众和合作社社员的蜂蜜。
“村前有白莲、水产,村里有蜂蜜,村庄生钱产业多,有门手艺就能过上好生活。”东上乡曲江村党支部书记许先文说,去年村集体收入达到21万元,20户参与养蜂的村民,每年每户能增收1250元。
如今,东上乡曲江村还建设了蜂蜜加工厂,农户的蜂蜜在村里就能加工成罐装产品。合作社负责人陈方定介绍说,工厂每年能加工5万多斤蜂蜜,加工好的井冈山蜂蜜每斤单价超过百元,有效带动当地贫困户和村民稳定增收。
罗霄山集中连片特困区各地把扶贫产业作为重中之重来发展,织就脱贫成果保障网。
“我们把产业、就业扶贫作为稳定脱贫和巩固成效的重要途径,进一步丰富贫困群众增收途径。”井冈山市扶贫办主任刘新说,以前井冈山旅游业一业独大,如今村村有扶贫产业、户户有增收门路。
目前,罗霄山片区在吉安的4个片区县(市)建档立卡贫困户产业覆盖率达到90%以上,累计建成贫困村专业合作社512个、发放产业股权证2.8万余本,培养致富带头人1288人。
在距离井冈山仅170公里的湖南省桂东县东洛乡上洞村,村里农业产业发展欣欣向荣,共有大棚蔬菜、高山乌梅、蛋鸡养殖等5家专业合作社。“加入合作社的50名贫困群众人均年增收2万元以上,这些产业还带动周边180多户600多人发展生产。”上洞村党支部书记黄正昌说。
桂东县扶贫办负责人介绍,目前,全县茶叶、中药材、黄桃、西瓜等主要产业种植总面积达到64万余亩,带动12966户39567人增收,养殖业累计帮扶7236户22310人增收。全县贫困发生率从2014年的24.93%下降到如今的0.75%,境内61个贫困村全部退出贫困序列。
懒懒散散家会垮,脱贫奋进人人夸
罗霄山片区跨江西、湖南两省,是著名的革命老区,这里的群众始终怀有一颗不屈的心——当年战胜黑暗,今天打败穷困。
肖金汝是江西省莲花县南岭乡圳头村的一名农村妇女,她的一个小孩患有重大疾病。2002年,丈夫刘冬瑞撒手人寰留下了肖金汝独自抚养一双儿女,让原本就步履维艰的生活雪上加霜。
“我这一辈子最大的动力就是想把儿子的病治好,让女儿得到更好的教育。”命运多舛的她,没被打趴下。
2014年,肖金汝一家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政府提供的教育助学、医疗保障等一系列帮扶政策让肖金汝松了口气。为从根本上改变家庭困境,2016年她利用学到的制鞋技术,与他人合伙开了一家鞋厂,自己又做老板又做员工。
了解到肖金汝的状况后,莲花县纪委监委派驻圳头村的第一书记贺秋平通过牵线搭桥,帮助她无息贷款,产品如今远销省内外,受到客户好评。
肖金汝通过开办“扶贫车间”,吸纳贫困户就业,带领更多的群众脱贫致富。
贫有百样,困有千种。和肖金汝所面临的困境相似,许梅元不辞辛劳,悉心照顾生病的丈夫,给乡邻打零工,养鸡养鸭,把家里打理得妥妥当当。
国家一系列精准扶贫政策让许梅元松了一口气,她说:“现在政策好,最重要的是靠自己勤劳,不能懒懒散散,懒懒散散会让家垮掉。”
2017年,经村民委员会一致推荐,聘用勤劳肯干的许梅元为村部保洁员。同年,她成功摘掉贫困帽。
如今,女儿即将大学毕业,多年来许梅元用羸弱的双肩扛起整个家,用坚强抗争“命运”,在脱贫攻坚这场硬战中,向乡邻世人树立起脱贫当自强的榜样。
新华社南宁8月15日电 题:贫困户成了致富带头人 新华社记者夏军 虽已立秋时节,南国广西仍烈日炎炎。49岁的李桂松正带着妻子给罗汉果授粉,绿色的藤蔓爬满1米来高的竹架,已长出的果实翠绿,几乎将藤蔓扯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