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考察现在有‘海陆空’全方位提供助力,不仅有极地考察破冰船和内陆车队,同时购置了固定翼飞机‘雪鹰601’号。”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主任杨惠根说。
惊喜的发现:科学研究结硕果
“回首35次南极考察,登上南极洲,登顶冰穹A,能力建设不断增强,我国南极事业已进入立体考察时代。在南极地区系统开展多学科考察和研究,取得了丰富的科研成果。”杨惠根说。
“到第一线承担任务,吃别人不能吃的苦、做别人没做过的事,是我在从事南极冰川学研究时的信念。”有着10次南极考察经历的孙波谈及首次登顶冰穹A时说。
正是通过冰雷达对冰盖结构的精细探测,揭示出南极冰盖的起源与演化的过程,孙波发现了冰穹A是南极冰盖的一个重要起源地,在国际期刊《自然》杂志上发表了研究成果。
就南极陆基研究而言,35年来,我国开展了一大批涉及国际南极科学研究前沿的项目,并取得令人瞩目的进展。秦大河横穿南极的雪冰环境研究、普里兹-格罗夫大地构造演化研究、南极陨石回收与研究等,均获得了国际一流的科学成果。
南大洋研究同样在一些领域迈入了国际前沿,如南极大磷虾基础生物学研究方面,解决了困惑国际学术界多年的大磷虾年龄判断指标问题;普利兹湾及其以北洋区的水团与环流研究,为国际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目前,我国极地科学基础研究已确定极地冰盖不稳定性和海平面变化、南大洋环流变化及其全球效应等6大优先领域。人们期待,随着“双龙探极”的展开,我国科学家在这些领域的创新研究取得新突破,为认识南极、保护南极、利用南极做出新贡献。
又“双标”!中国提南极“冰穹A”行为规范,澳大利亚借口阻挠 据澳大利亚广播公司(ABC)30日报道,在本月召开的南极事务会议上,澳大利亚拒绝支持中国提出的南极“冰穹A”区域行为规范
10月13日,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雪龙2”号抵达深圳蛇口太子湾邮轮母港,船员和科考队员等向码头挥手致意。原标题:“雪龙2”号抵达深圳当日,我国首艘自主建造的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雪龙2”号抵达深圳。
在南极洲哈特角半岛,南极遗产信托机构专家在探索极地小屋时发现了一袋100多年前留下来的红洋葱。该小屋由英国极地探险家罗伯特·斯科特于1902年建造,名为“发现(Disco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