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0月18日电 美国和澳大利亚研究人员近期在美国《科学》杂志上报告说,他们通过动物实验发现,在安定等苯二氮卓类神经镇静剂发挥作用过程中,一种名为Shisa7的基因发挥了关键作用。
苯二氮卓类药物是一类镇静剂总称,常用于治疗焦虑、肌肉痉挛、睡眠障碍等。这类药物可以促进抑制性神经递质伽马-氨基丁酸与伽马-氨基丁酸A型受体结合,从而控制抑制性突触发挥作用。
美国国家神经失调和中风研究所等机构研究人员在论文中介绍,苯二氮卓类药物对神经回路发挥镇静效果的过程中,Shisa7基因扮演了关键角色。在小鼠抑制性突触部位,Shisa7编码蛋白可以紧密附着伽马-氨基丁酸A型受体。给小鼠注射安定可显著降低其焦虑感,并促进其睡眠,但这些效果在移除Shisa7基因的小鼠身上表现不明显。
移除小鼠Shisa7基因后,伽马-氨基丁酸A型受体不仅数量减少,而且与伽马-氨基丁酸结合后使抑制性突触产生的脑电波强度也会降低。脑电波记录还显示,Shisa7编码蛋白可以促进受体对伽马-氨基丁酸的应答,使用安定情况下,Shisa7蛋白可以使这种应答强度加倍。
研究人员希望,这一研究结果能帮助设计更有效疗法,以应对相关神经回路问题引发的各种神经核精神疾病。他们提醒说,许多作用于神经系统的药物都是靶向神经递质受体,开发这类药物应充分考虑辅助性蛋白在其中扮演的角色。
光明日报10月18日消息,近日,湖南大学研究生院公布的一则关于69名准研究生“录而不读”的公示引起社会关注。公示称,在规定时间内,仍有69名准研究生因出国、工作等个人原因申请放弃入学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