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夏河作为黄河上游的一级支流,是临夏市的母亲河。据介绍,近年来,临夏市投资1.8亿元实施了大夏河防洪与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还完成了沿大夏河六十里文化牡丹长廊建设工作,种植临夏紫斑牡丹200余种。综合治理后的大夏河水生态环境改善,河畔成为市民游客休闲的好去处,在每年五月牡丹花季更吸引大量游人前往游赏。
大夏河--临夏市的母亲河
通过以上综合改造项目,已从根本上解决了河道脏乱臭的症结,随着美化、亮化、绿化生态工程的实施,已成为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民生工程,在提升城市品位的同时,进一步完善了城市功能,丰富了群众生活,勾勒了一幅幅水光相映、美景相依的美好画卷。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
近5年来临夏市委、市政府加大治理资金的投入力度,先后投入资金5.3亿元,建成大型热源厂3个,淘汰燃煤锅炉488台。转产拆除砖瓦窑厂67家。取缔关闭砂石料厂15家。新建优质煤炭集中交易市场4个,取缔了全市所有零散煤炭销售摊点。淘汰黄标车2600多辆。全市1246家餐饮单位全部改用清洁能源、安装油烟净化装置。全市所有建筑工地全部落实“六个百分之百”防尘抑尘措施(现场围挡、物料堆放覆盖、工地路面硬化、工程车辆冲洗、拆迁湿法作业、渣土车限高密闭)。在2018年完成8334座土炕清洁能源改造的基础上,2019年完成了1.25万个土炕改造工作,目前二期项目正在进行中。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烟花爆竹禁售禁放、秸秆垃圾禁烧工作。对露天烧烤一律使用清洁能源,并实施集中统一管理。
为了提升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制度化、常态化水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环保网格化队伍建设,在全市形成了市、镇(街道)、村(社区)三级网格化精细化管理机制,将全市划分为390个网格单元,聘请了生态环境保护网格员,由市委各常委、各副市长分别联系各镇、街道,按照“镇街道管理、村社区负责,分片包干、责任到人”的网格管理模式,强化煤质、扬尘污染、爆竹燃放、餐饮油烟、垃圾秸秆焚烧的动态巡查力度,对各类污染源进行全天候、全方位、不间断巡查管控。
临夏州生态环境局临夏市分局智慧环保监测大厅
2018年投资636.5万元,在全省率先实施智慧环保网格化监管项目,在全市范围设置固定监测点位40个,安装高清瞭望视频探头12个,配备走航立体监测车1辆、无人机1架,构建了空地立体的监测监控体系,全市全域实现了视频监控全覆盖,做到了污染问题快速取证、快速响应、快速查处,有效提高了污染问题的发现率、处置率,实现污染防治从人防到技防的跨越式转变。
针对全市环境执法监察力量薄弱的现状,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从人员、经费、装备等方面对环境监察队伍进行了加强,并率先在全省县级市成立了环保公安侦查大队,对各类环境违法行为重拳出击、严厉打击。近五年来,查处环境违法行为300余起,依法关闭、取缔“散乱污”企业14家,处罚金额160万元,公安训诫谈话9人,行政拘留5人。全市环境违法行为总量逐年下降,群众对环保工作的满意度不断提升。
“曾经沧海难为水”。经过五年的不懈努力,全市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质的飞跃,实现了新的跨越!
产业扶贫、拓展增收新渠道、建设美丽新乡村
在脱贫攻坚的冲锋号声中,临夏市戮力同心、砥砺前行,谱写临夏市脱贫摘帽全面振兴乡村、建设美丽新乡村的壮丽篇章。
临夏市委、市政府实施的以德扶贫新理念,通过打开一道心结,建立一种责任,树立一种信心,指出一条门路的“四个一”为载体的以德扶贫模式,达到了立志立德的目的,不仅为临夏市脱贫攻坚趟出了新路,更为全州乃至全省创出了脱贫攻坚的经验。
近年来,临夏市着眼推动乡村振兴,结合脱贫攻坚和旅游产业发展,充分发掘资源,持续深入探索,积极大胆创新,通过大力实施旅游扶贫富民工程,以发展特色产业脱贫为主线,实现了乡村旅游大发展,乡村旅游已成为农民增收、脱贫致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力量。
美丽乡村--临夏市南龙镇妥家村干净整洁的街道
8月20日,正在甘肃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中农发山丹马场有限责任公司一场,听取祁连山生态环境修复和保护情况汇报。21日,他又前往武威市古浪县的八步沙林场,实地察看当地治沙造林、生态保护等情况
新华社成都8月7日电(记者陈健)记者7日从四川省委改革办了解到,四川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实施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19个改革方案,以改革促进守护“绿水青山”取得明显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