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设为书签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军事APP
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共产党人一直在坚守初心”——一位彝族毕摩后人的感慨

“共产党人一直在坚守初心”——一位彝族毕摩后人的感慨
2019-09-13 18:37:00 新华网

新华社成都9月13日电 题:“共产党人一直在坚守初心”——一位彝族毕摩后人的感慨

新华社记者

步入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冕宁县彝海镇彝海村,新修的红顶米黄色墙身的砖瓦房点缀着彝族特色装饰,掩映在绿树之中。“结盟农庄”“红军树”等载体,向游客们述说着“彝海结盟”的故事。

1935年5月,红军长征经过此地时,刘伯承司令员与当地彝族首领果基小叶丹以彝海的水代酒,歃血盟誓结为异姓兄弟。在通过彝区的过程中,红军提出了“中国工农红军,解放弱小民族;一切彝汉平民,都是兄弟骨肉。”等主张。

见证当时这场结盟,并担任刘伯承和果基小叶丹的翻译员的人,是彝族的毕摩沙马尔各。如今,沙马尔各的孙子沙马依姑还在守护着这场伟大的邂逅。他是冕宁彝海结盟纪念馆的一名工作人员。

在当年彝海结盟时以水代酒的取水处,沙马依姑向记者回忆起自己爷爷积极促成“彝海结盟”的故事。“1986年,我开始到这个纪念馆工作,当年爷爷能为民族团结和发展做贡献,我现在也能守护这里,讲好他们的故事,做出自己的贡献,我太高兴了!”

沙马依姑说,当年党领导的红军来这里向我们表达要解放弱小民族的初心,现在党和政府的脱贫攻坚,也是在努力帮助彝族百姓过上好日子。“我们彝海村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定点帮扶村,这充分说明,共产党人一直坚守着帮助彝族老百姓的初心。”

彝海村党支部书记马强告诉记者,得益于“彝海结盟”红色旅游文化景区的发展和精准扶贫政策的稳步落实,全村110多户贫困户已全部脱贫。在村里担任保安的村民吉根苏木告诉记者,以前村里交通困难,种的土豆卖不出去,村民们也走不出去。现在路好了,村民们就近景区务工和外出打工的机会也多了。“越来越多的彝族百姓选择放下啤酒瓶和扑克牌,主动通过劳动致富,不用村干部们成天苦口婆心做工作了。”马强说。

关键词: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