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西宁8月20日电 题:“牦牛博士”宋仁德:守护江源的绿 趟出富民的路
新华社记者王大千
眼下正是青藏高原最美的时节,蓝天白云下,绿色草甸起伏蔓延,直到天边。在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曲麻莱县的约改滩草原上,传统的“赛牦牛”引来数百名观众。一阵欢呼声响起,牧民桑旦松宝赢得了第一轮比赛。他从牛背上跳下,捧起象征胜利的青稞酒撒向空中。
骑着自家牦牛比赛,八年前,桑旦松宝连想都不敢想。他家曾是约改镇长江村条件最不好的牧户之一,草场不够,牛群瘦弱。把放牧看得比命还重要的桑旦松宝觉得丢脸,每逢集市都要躲着熟人走。“是‘牦牛博士’手把手教会我如何种草补饲,如何引导反季节出栏,我家牛群结构才逐步优化,收入大幅提高。如今我已是远近闻名的牦牛养殖示范户。”桑旦松宝说。
“牦牛博士”名叫宋仁德,今年53岁,是玉树州畜牧兽医工作站站长。他扎根长江源头的基层牧区30年,攻克生态畜牧业多项国家级重大课题,帮助像桑旦松宝一样的牧民不计其数。他说,这辈子最大的心愿就是让牧民生活如意,把三江源最好的草地留给子孙后代。
我国五大牧区之一的青海,牦牛数量约占全国牦牛总数的35%,而玉树的牦牛就占了青海牦牛总数的三分之一。上世纪80年代末,从青海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的宋仁德被分配到玉树州工作。当时,三江源头核心区生态问题日益严重,传统畜牧业举步维艰,牧民的牛羊越养越多,出栏率却越来越低。
要破解矛盾,就必须摸清畜牧业资源“家底”。刚工作那几年,宋仁德跑遍了杂多、曲麻莱、治多等县的山山水水,采集草种、记录草场生长数据、登记牦牛品种、收集牛粪样品……他用心听取草原牧民的心声,用脚步丈量出一系列填补空白的基础数据。宋仁德发现,牧草在传统饲养中被大量浪费,牛羊陷入“夏壮、秋肥、冬廋、春死亡”的恶性循环。唯有尽快更新现有的养殖模式,才能找到牧民和草原和谐共生的发展之路。
调查、研究、思考、试验……在沼泽中摔跟头浑身湿寒,在帐篷里盖三个军大衣也无法入睡,高原反应引起的头晕恶心甚至腹泻都是家常便饭,宋仁德没有退缩:“那是最艰难的时光,也是梦想拔节的春天。”
不断挑战身体极限的情况下,宋仁德先后完成了“中国青藏高原放牧牦牛硒营养状态的研究”“玉树生态畜牧业研究与示范”等重点科研项目。与此同时,他还选取牦牛体系综合试验研发示范点,以减畜反而增收的事实来引导部分牧民改变传统养殖观念。
曲麻莱县秋智乡加巧村的21户牧民成为早期的受益者。“我们自认经验丰富,根本不信专家那一套,初次听到减畜的话,没一个人愿意配合。”村民尼玛才仁说,宋仁德带着6名技术员在海拔4800米的牧场住了好多天,每天都嘴唇发紫忙前忙后,看到这些,有几户牧民慢慢松了口。“听专家的话,种草补饲,牲畜数量少了,个头大了,草场休养生息,如今想起当时的抵触,心里特别不好意思。”
初步成功之后,宋仁德认为不能固步自封、只见“树木”,更应该放眼“森林”——学习畜牧业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1997年,宋仁德通过自学考入日本宫崎大学攻读畜牧业专业,获得博士学位并完成博士后研究。留日10年间,他与日本、德国专家共享自己积累的资料,邀请他们共同完成《关于青藏高原东部放牧牦牛可持续生产优化模型的研究》等科研项目,于2007年3月带着成果归国。
“要做事,就必须在基层做。”日本导师的高薪吸引不了他,城市高校的优厚待遇留不住他,宋仁德不顾糖尿病、关节炎等多种慢性病的困扰,继续选择扎根玉树,点亮了成千上万牧民的绿色发展梦。
在称多县下赛巴村牦牛科研示范点,牧民拉巴才仁笑眯眯地指着牛圈里黑乎乎的几块“砖头”说,这就是宋站长回国后带来的“礼物”。“老师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分析本地牦牛生长特性,联系饲草企业量身订制,才有了‘舔砖’这一特殊的发明。砖里的多种微量元素可帮牧户提高牛的质量与出栏率。”宋仁德的学生杨玉文介绍。
拉巴才仁掰着指头算了一笔账:过去家里300亩草场养80头牦牛,每年只有7、8头牛出栏,如今其中40亩变成了种草基地,草量翻番。近几年,冬季对牦牛补饲,添加“舔砖”,只养40头牦牛,在春季市场行情最好的时候出栏10头左右,近3年年均纯收入增加上万元。
最初的梦想正在变成活生生的现实。多年来,在宋仁德和一批批畜牧科技人员的努力下,玉树州创建了10余个以高原牦牛疫病综合防控技术、牦牛养殖技术、补饲技术、繁殖技术为核心技术的高原牦牛高效配套养殖技术示范基地,上百个示范户,设置了划区轮牧、放牧强度实验围栏,辐射带动牧民万余户。
“我骄傲的事情还不止这些。”宋仁德说,女儿从小跟着他和妻子做野外调研,耳濡目染,在已攻读博士学位时,她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草地生态学作为自己的专业方向。“江源更绿,牧民欢笑,我家还有一个接班人。”宋仁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