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春光村来了“农博士”

2019-03-19 11:04:00    新华网  参与评论()人

新华社呼和浩特3月19日电 题:春光村来了“农博士”

新华社记者李云平、刘懿德

“现在正是西红柿开花期,可以不用二胺了,用了也是浪费。”在内蒙古自治区杭锦后旗春光村果蔬科技小院,中国农业大学植物营养系博士李贝一边看着调查表一边教蔬菜大棚种植户郭翠珍施肥。6个科技小院近期落户当地,一批懂科技、接地气的科研人员扎根农村、服务农业,为广大农户送来科学种田的“春风”。

巴彦淖尔市位于内蒙古河套地区,土地肥沃、日照充足,有着“塞外粮仓”的美誉。今年2月底,中国农业大学联合有关院校在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建立6个科技小院,每个小院均安排3名科研人员,位于陕坝镇春光村的果蔬科技小院就是其中之一。

李贝此前曾在吉林省的梨树科技小院开展玉米种植试验,今年2月底她和博士后张丹刚到春光村科技小院,就忙着入户了解温室大棚种植情况。

村里来了“农博士”的消息很快传开,郭翠珍和邻居们有事儿没事儿地就到小院向李贝等人“取经”。“人家说得头头是道,很多都没听过,可新鲜、可开眼界啦!”郭翠珍笑着说。

“现在西红柿正在长苗,不用二胺用啥哩?”“不同肥料有不同作用,磷肥促根、氮肥壮叶、钾肥膨果。你现在需要追氮肥,再配些尿素”……56岁的郭翠珍听完李贝的介绍,笑得合不拢嘴。她说:“我们用肥也没个道道,就是靠经验,感觉用肥越多越好,以后得改改这老思想了。”

“水肥管理要细化,温度、湿度控制要精准。”李贝说,她们会把前期了解到的问题归纳、总结、分析,一家一户地指导。“我们准备种几个大棚,通过示范带动,让大家看到科学种植、精准种植的好处。”

关键词: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