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讯 6月17日晚,四川省宜宾市长宁县发生6.0级地震,截至18日15时30分,地震已造成13人死亡,199人受伤。地震发生后,应急管理部、国家卫生健康委等部门已派出工作组赶赴灾区指导救援救灾。自然资源部、水利部等有关部门正指导地方排查灾区周边风险隐患点。目前消防指战员正在现场全力搜救,当地通信网络已基本恢复正常,救援救灾和灾情调查评估等工作正在紧张有序开展。
应急管理部派出工作组赶赴灾区指导地方救援救灾工作,消防、地震、安全生产等多支应急救援队伍已赶赴四川长宁灾区救援救灾。四川省消防救援总队调集10个支队116辆消防车526人赶赴灾区,四川森林消防队伍派出17车154人携各类装备703件(套)赶赴灾区,灾区附近的12支国家矿山应急救援队派出172人赶赴灾区开展人员搜救和救灾工作。中国地震局派出80人赶赴灾区开展震情监视、烈度调查、损失评估等工作。应急管理部协调自然资源部、水利部等有关方面对灾区周边风险隐患点作了初步排查,严防发生次生灾害。
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根据灾情启动三级应急响应,并已派出救灾工作组赶赴灾区查看灾情、评估需求,指导当地红十字会开展救灾工作。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从成都备灾救灾中心调拨救灾帐篷100顶、救灾家庭包2000个、救灾棉被2000床、冲锋衣1000件用于灾区救助。四川省红十字会已调派泸州红十字山地救援队、省红十字赈济救援队携带救援装备出发赶赴灾区开展人员搜救、救助工作。宜宾市红十字会组织救援队并携带救灾家庭包、救灾帐篷等物资前往灾区开展救灾救助工作。
来自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信息显示,首批国家医疗卫生应急专家组共9人已驰援四川长宁灾区,并已根据需要组织第二批国家专家组待命。据悉,上述9位专家来自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积水潭医院、北京回龙观医院和中国疾控中心的重症医学、创伤骨科、心理援助、传染病防控和环境卫生等专业。同时,另有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承建的国家卫生应急移动医疗救治中心、四川省人民医院和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分别承建的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等3支国家卫生应急队伍已集结待命,随时赶赴灾区救援。此外,四川省卫健委已派出工作组,并从成都和泸州调派3支50余人的应急医疗队,连夜赶到灾区开展工作。
生态环境部已启动应急响应,全面部署地震灾害次生突发环境事件的防范和应急准备工作。目前,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已迅速指导当地生态环境部门开展环境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宜宾市生态环境局已对全市10个县区的工业园区、重点风险源企业、饮用水水源地、垃圾填埋场、城镇污水处理厂以及兴文县、珙县、筠连县的页岩气开采平台及输气管线等环境重点目标进行了排查,未发现有次生突发环境事件发生。
水利部目前正加强对灾区水利工程等隐患排查。水利部部署要求四川省和重庆市水利厅(局)组织水利部门加强水利工程等隐患排查,及时报送震损情况,抓紧开展防灾避险等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四川省水利厅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宜宾、泸州、内江、乐山、凉山等相关市(州)水利部门及相关水库、水电站管理单位对水库、水电站、堤防、饮水工程、河道等进行查险、排险。一旦发现险情,要立即开展监测预警,提前组织转移避险,并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抢险。
四川省水利厅成立了水库和农村饮水安全抗震救灾指导工作组,赴灾区指导水利工程查险、排险工作。其中,水库救灾工作组连夜出发,于18日凌晨3点半到达灾区,与宜宾市水利系统共同开展水库、水电站和供水工程灾情排查统计工作。农村饮水安全救灾工作指导组也已赶赴灾区。同时,四川省水利厅已增派力量加强值班值守。
为支持灾区抗震救灾工作,国家发展改革委18日紧急安排四川省救灾应急补助中央预算内投资5000万元,用于灾区基础设施和公益性设施的应急恢复建设。
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长宁县6.0级地震震源深度16千米,震源机制结果显示为走滑型地震。专家分析认为,本次地震序列为典型的构造地震活动,较同类地震相比,本次地震余震较为丰富,可能与灾区附近分布有多条规模不大的次级断层触发活动有关。(综合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常理 顾阳 吴佳佳 吉蕾蕾 郭静原及新华社报道)
新华社温得和克4月11日电(记者吴长伟)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南共体)主席、纳米比亚总统根哥布11日呼吁国际社会向受到强热带气旋“伊代”袭击的南部非洲地区提供人道主义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