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沈阳5月30日电(高爽)4个月大时,一场高烧使丰大小的智力永远停留在婴童时期,且无法咀嚼进食;38年来,韩彩莲将儿子看作“雏鸟”,嘴对嘴喂食。一天三顿热菜热饭、永远干净整洁的穿着……母爱的坚守,捍卫着病儿生存的尊严;嘴对嘴的生命通道,诠释着母爱的伟大。
“长不大”的孩子
今年64岁的韩彩莲是辽宁省朝阳市喀左县河沿村居民,她的大儿子丰大小今年38岁。丰大小4个月大时,因突发高烧不退被紧急送到医院,经检查确诊他患有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医生说我儿子的病情非常严重,即使抢救过来,也是重度残疾。”据韩彩莲回忆,她望着怀中弱小的儿子,感觉天都要塌下来了。
是继续治疗,还是放弃,艰难的抉择考验着这个并不富裕的家庭。几乎没有过多考虑,丰兴富、韩彩莲夫妻俩就做出了决定——“只要孩子还在喘气,就不能放弃他。”
丰大小在医院里抢救了22天,夫妻俩日夜忧惧了22天。“儿子总是抽搐,抽的时候就得吸氧,那时候氧气袋数量少,袋子里剩一点点氧气我都要挤出来给他用。”说到这里,韩彩莲的眼眶噙满了泪水。
经过抢救,丰大小的病情稳定了,可他却“长不大”了。
虽然身高发育正常,但严重的后遗症使丰大小的智商停留在婴儿期,听不懂也不会讲任何话,手不能抓握。更糟糕的是,在丰大小救治的过程中,韩彩莲渐渐没有了母乳。“好不容易救活了,我不能眼见着孩子被饿死。”那时候没有细粮,韩彩莲只能将食物咀嚼碎,然后口对口喂给儿子。
这一喂,就是38年。
嘴对嘴喂食38年
患病后,丰大小只会吞咽,不会咀嚼,顺利进食饮水成为他生存的第一关。起初,对于尚在襁褓中的丰大小来说,嘴对嘴喂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到后来,丰大小吃饭喝水必须母亲嘴对嘴喂,换其他任何人都不行。
新华社兰州5月30日电 题:甘肃康县美丽乡村见闻:老民居变身新民宿 新华社记者屠国玺、马宁 夏日午后,在甘肃省陇南市康县一个名叫朱家沟的小村庄里,来自外省的几名书画爱好者在村口打问民宿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