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西宁5月25日消息(记者张雷 青海台记者倪燕 张兆凯 周志萍)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湿地保护”是推动水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举措。十八大以来,青海省西宁市大力推进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建成国家级湿地公园,让诗人笔下“雨罢风和黄鹂鸣,高原原上景清明”的风韵得以再现。
2016年,杨积成来到西宁,干起湿地管护员的工作,从此便在西宁安了家:“夏天花果树一开,走个路都高兴得多。秋天叶子一黄也特别的漂亮。冬天雪落下来一片白也很好看,就好像白玉。”
作为一名湿地管护员,杨积成就住在“西宁湟水国家级湿地公园”里。这个湿地公园因湟水河得名,他管护的片区,是河水入城处。三年多的时间,公园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发生的变化,杨积成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现在花果树很多,鸟儿特别多,名字我叫不上来。人多,空气也好了很多。和这个公园有了感情了,就不想出去。”
湟水河是黄河在青海省境内最大的一级支流。千百年来,正是在这条河的哺育下,河湟谷地到处草木丛生,绿树成荫,成为生命繁衍的摇篮。
历史进程中,社会经济发展空间布局与水环境承载力之间矛盾与日俱增。多年来,西宁围绕空间格局优化、水生态系统修复、产业结构调整等多领域,开展了一系列综合治理,进行全流域“拯救”。
西宁市湟水林场副场长张志法介绍:“湟水国家湿地公园是青海省19处国家湿地公园里面唯一一个位于城市中,贯穿城市中心的城市河流型的湿地公园。所以我们的湿地公园汇集着全省40%的人口,发挥的作用也是尤为显著。”
2013年,西宁湟水国家湿地公园被国家林业局批准进行试点建设。试点以来,西宁市相继实施湟水河河道综合治理及滨水休闲绿道建设、北川河生态河道建设、宁湖景观改造、湟水河湿地海绵化改造及景观提升、城市绿道系统建设等项目,总投资额超20亿元,建成开放了海湖湿地、宁湖湿地和北川湿地三大片区。湿地面积从508公顷增加到599公顷,湿地率从47.5%提高到6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