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设为书签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军事APP
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土中生长的智慧 问答自然的呼吸(2)

土中生长的智慧 问答自然的呼吸(2)
2019-05-12 11:33:00 光明网

2019年北京世园会向世人展示的,是一个包容、自信,传递着普通人幸福气息与传统和谐智慧的中国。

土中生长的智慧 问答自然的呼吸

北京世园会中国馆外景设计图

相地:择佳胜地,营构田园

北京延庆,中国塞北小桃源,其独特的自然环境和气候特点,为设计团队提供了创作的灵感源泉和绿色营建技术的用武之地。设计团队结合场地山水环境和中国馆建筑本体,打造了一个因时就势、因地制宜的精致山水田园小环境,充分体现了中国的文人情怀和中华农耕智慧。

场地整体布局融山、水、林、田、湖为一体,形成一座中国盆景。然后,通过堆土形式营造出体现古老农耕文明的“梯田”景观,再用轻盈优雅的钢结构屋架将建筑搭建在“梯田”之上,形成龙脊抱月的空间关系。建筑充分融入山水环境之中,内部又另藏乾坤、别有洞天,形成环境—建筑—空间交相辉映的意趣。

营建:山水和鸣,光风霁月

借光 君子向明而居,怀观万物。古时人居,既避阳光之弊,又取阳光之利。中国馆撷取传统人居营建智慧,半围合的空间形成良好的遮阳效果,降低了室内尤其在夏季时的能耗。而坡面的大屋顶设计,则提供了充足的采光。弧线形的建筑平面展开,增加了南向的采光面积。南向屋面坡度较缓,便于接受更多的光照。

采风 风自八方来,中国馆翼然拔地而起,如鸟斯革,如翚斯飞。中国馆的弧线形体量,设计为东西两个部分,让夏季南风和偏南风便利地穿过。建筑首层可打开为南北贯通的通风空间,直接将妫汭湖的凉风带入建筑及其南侧广场。到冬季,西侧体量和“梯田”阻挡了延庆当地盛行的西北风,保护了建筑南侧的半围合空间不受寒风侵袭。另外,覆土使建筑部分空间卧隐于“梯田”之中,有利于风顺利通过场地,减少了建筑对风的阻力,创造了良好的风环境。在冬季采暖和夏季空调之间的过渡季节,中国馆采用自然通风来降低场馆能耗。自然通风系统采用负压通风方式,由多台风机并联组成,可根据室外条件控制开启台数以改变通风量。

关键词: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