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艾滋病、乙肝患者不敢生、躲着生到现在可以通过母婴阻断成功生产;从以前忍着疼生孩子到现在的无痛分娩……17年里,刘淼见证了人们对健康生活的不断追求。
医学世家 传承济世救人杏林精神
这让刘淼开始思考临终关怀和死亡教育的重要性,教会人们如何理解生命,教会患者如何接受不可抗拒地死亡规律,有时候比精湛的医术更重要。
临终关怀不仅旨在使临终者舒适、平静、不留遗憾地走完人生,更体现出维护临终者尊严,也对其家属进行心理疏导,减少遗憾和痛苦。
“摸头是长辈,摸手是朋友,摸肩是同事”他认为,医生对患者表示慰问时,手放在不同地方,言语措辞的细微变化,都会让患者体会到“天堂与地狱”的差别。
所以他认为,对患者的临终关怀,需要运用科学的方式方法,规范动作及语言。以便医护人员真正走入患者的内心,帮助他们减少心理痛苦。
“能直言不讳地谈论死亡,有利于患者积极配合治疗,也能促使患者为自己的后事做妥善安排”他认为,通过死亡教育的学习,可以帮助患者减少对死亡的恐惧与焦虑,体面而有品质的走完人生最后阶段。
目前,他正在通过出书、演讲、传统媒体、自媒体等形式,结合自己临床经验,推广死亡教育,宣传人文医学的重要性。
传递:拿着话筒上电视推广死亡教育
通过17年的耕耘,刘淼的医术得到了越来越多患者的认可。有一年,在妇科办公室,有位老人家拉着一个五六岁的孩子进来,问谁是刘淼医生。
老人家说当年她女儿生孩子,到了最后时刻,精疲力竭,小孩的胎心也不好,是刘淼拉着她女儿的手,一直鼓励她,帮助她,最后顺利把宝宝生下来了。今天去儿科看病,顺道过来看看刘淼。从楼上找到楼下,就想让孙女亲自对刘医生说声谢谢。
【特别关注·中国高质量发展】 从传统消费转向新兴消费,从不差钱的“买买买”到深度体验,从生活必需品转向享受型消费,从商品消费转向服务消费……消费的差异化、个性化、多元化释放强劲动能和巨大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