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江苏:续写千年运河壮美篇章(2)

2019-04-23 15:06:00    新华网  参与评论()人

因运河而生、因运河而兴。“靠大运河滋养的江苏人,对保护运河有一种内生驱动力和高度自觉。”扬州市副市长余珽说。

高品位传承,讲好运河故事

生态是大运河的生命,文化是大运河的灵魂。丰富的历史遗产,在江苏境内串联出一条熠熠生辉的文化长廊。

徐州窑湾在清朝时期是大运河黄金分割点,也是重要贸易枢纽和漕运码头。漕运功能逐渐衰败后,窑湾也渐渐没落,很多承载着运河文化的古建筑陆续被拆除。居民陆振球所在的吴家大院经多方奔走,才得以保存。

“窑湾的建筑文化非常丰富,保护它,就是保护大运河岸的历史文化。”陆振球说。在他的影响下,越来越多人加入保护古镇的队伍。

江苏是列入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点段最多的省份,有遗产河段325公里,占运河全线的三分之一;遗产区7个,占遗产区总面积的46%;遗产点段28处,占总数三分之一。这一切,意味着沉甸甸的责任。

江苏省委宣传部文化产业处处长王明珠认为,不仅要以文化的眼光、按文化的规律保护传承好历史,更要坚持历史价值与现代价值的无缝对接。

目前,江苏启动实施大运河文脉整理研究工程,加快中国第一部运河通志《中国运河志》的编纂工作,大运河博物馆也已开工。此外,江苏全省还在开展“画说运河”等主题音乐、绘画、电影、歌剧创作,推动史诗歌剧《运之河》、交响组歌《大运河畅想》在国内外巡演,力求讲好运河故事。

  高效益利用,统筹区域城乡发展

随着时代的发展,大运河的重要功能逐渐被现代交通方式替代。在韩信故里江苏淮安码头镇,80多岁的张先生告诉记者,张家到他已经是第五代住在运河旁。随着陆路交通的发展,漕运功能日益荒废。河道格局还在,但堤、坝、闸都已消失,沿岸住家越来越少,年轻人都去了城里。

关键词: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