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西宁4月16日电(马有福)许乎,藏语译音,意即值得信托的朋友或交往。在青海循化的语境里,特指藏族和撒拉族之间世代传承的一种族际友谊与跨族交往关系,是维系藏族和撒拉族之间几百年友好关系的一座看不见的精神桥梁。近日,笔者走进循化这个青藏高原东部的黄河谷地,去了解和倾听不同宗教、不同信仰、不同民族的两个群体,如何维系着几百年来亲如兄弟的民族友谊。
开开心心地拍一张“全家福”。马有福供图
许乎文化是青藏高原撒拉族与藏族之间一代又一代在相互走动中建立起的人际关系上的彼此信任、生产生活上的相互补充、宗教信仰上的互不干涉。这是一段难得一见的青海民族团结进步史上的美好记忆,也是藏族和撒拉族先民们用真情和汗水浇灌盛开的一朵民族团结的鲜艳花朵,其文化边界早已跨越了撒拉和藏族两个民族,延伸到了循化各个民族之中,成为循化独有的文化现象。
难忘语言架起的团结桥
在循化,说起许乎关系就跟说黄河,说他们生活中的一件家常一样自然,没有人会觉得有什么新奇。笔者在与《民族画报》编辑一同采访街子镇牙门曲乎村八十多岁的韩哈尼非老人时,他看看我们有点不可置信的表情,就一口气说了一大段藏话,然后给我们一一翻译出了汉语大意,说这是藏族歌曲中的一段。听得懂藏语的一位撒拉族朋友说,老人对藏语和藏族习俗的熟练就跟本族一样,没有任何隔膜。韩哈尼非说,每年夏天,他有事没事都要去本县和黄南州的一些许乎家走走。盘脚坐在帐篷里,喝奶茶、吃糌粑、说藏话,这对于他来说,就像回到了过去一样,人一下子就年轻了许多。
老人说,解放前他们一家人为逃避抓壮丁远走恰卜恰,被收留在藏族的帐篷里,一家人这才得以安身立命。这一晃就是十多年。直至解放后回到循化,彼此之间依然没有断了联系,而在岗察、尕楞以及黄南等地,也结下四五十家难分难离的许乎。如今,一旦他张口,各地许乎就会开着拖拉机或骑着摩托车送来牛羊、酥油、曲拉等生活用品。同样,各地许乎来到了街子,有事没事就一定会来他家喝茶、投宿。他说,生活中少了藏话与许乎的交往就跟奶茶缺了盐一样,一下子就寡淡了。说着,他又把这一句格言翻译成藏话说了一遍。怕笔者不解,站一边陪我们采访的村委会主任补充道:这老汉嘴里的藏族谚语丰富得让藏族同胞都会赞叹不已。
两个民族的“许乎”在撒拉族人家合影。马有福 摄
撒拉族如此精通藏话,那么,藏族会不会说撒拉话?何止会说,有些简直到了出神入化的水平!最为典型的是,清水乡的阿玛查村以及专堂村的藏族上一代无论男女,都会说一口地道的撒拉话。这是因为,他们周围都是撒拉族,上学、做生意、结伴出门、种庄稼等都离不开撒拉族。说及这一切,专堂村六十八岁的藏族老人公保仁青说,我们彼此之间许久不见时还想得不行,这时候,我们表达想念的方式就是互相拥抱。
公保仁青老人说,自己在年轻的时候,一旦没事了就在孟达大庄与撒拉族朋友们一起娱乐,一起玩耍,一起唱歌,饿了就一起吃饭。他说自己对孟达每个人家的茶饭水平都了如指掌。也知道那些人家有几只羊、几头牛,牛长什么样子,需要柴禾不?等等。就因为这样熟悉,自己跟撒拉族的做生意从来是水到渠成,不费周折。说着说着,老人们为笔者唱起了撒拉族民歌《阿丽玛》:头上戴的是纱绒的盖头,身上嘛穿的是尕黑夹夹,脚上穿的是尕花儿鞋……
回味着这熟悉的旋律,笔者忽然想起循化乃至青海有名的撒拉族民间歌手韩占祥。他不仅是一位撒拉族歌手,一曲《尕撒拉》唱遍大江南北,而且,对于藏语歌曲也有着非常精到的掌握。
且听民间延续着的友谊
在循化尕楞乡比塘村采访时,笔者在村支书卡娘的家里看到了一个具有穆斯林风格的礼拜毯。就问这是咋回事?卡娘书记告诉笔者:“我们跟撒拉族打交道打了几十年,尤其是夏天,他们每每来到我们村庄野炊之际,我一直乐于为他们搭帐篷、买活羊,简直成为他们的‘后勤官’。就这样,我们越来越熟悉,他们也从不把我当外人。就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他们在我们家唯一的不便之处就是没有一条礼拜的毯子,这我就到西宁买了回来。”
在尕楞村,笔者看到家家晒粮食的场景,七十多岁的彭毛措老人有点激动地说,在过去,自己种粮时从来考虑着撒拉族许乎的需求,因为他们大都住在黄河沿岸,土地紧缺,粮食不够吃。而这几年,他们大都富裕了,就开始回报过去的关怀。
彭毛措老人说,自己是村里撒拉族许乎最多的人家。跟街子的海里路家一直有来往,关系如同一家人。还跟红旗下庄的埃布等好几户撒拉族人家来往,相互之间走动比较频繁。在甘都,自己也有许乎。平时,自己去西宁或其他地方办事时,就常到他们家吃饭、喝茶。他们来做生意时,也一样地热情招待他们。他还说“这几年,甘都许乎因为做生意顾不上土地,就让给我们种。我们去种地时,还一如既往地在他们家吃喝,最后总是连一粒不留地把粮食拉了回来。”
说起粮食的故事,如今退休在家的撒拉族老干部马光辉更是难忘藏族许乎在他危难中的无私关怀。那时,他才十一二岁,父母早逝,家中断炊,他首先想到了道帷乡铁尕楞村的许乎热杰才旦。走十几里山路,一说自己的不幸,原本也快揭不开锅的热杰才旦就毫不迟疑地装了二十多斤青稞,背着送到白庄,然后才交给他背回家里。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刚刚实行生产责任制,马光辉因为上班,再加上孩子们小,每每不能按时耕种、收割。这时,老许乎热杰才旦夫妇悄悄来到他家帮干这干那,从来没有因此而耽误农时。在热杰才旦夫妇的心中,无论干多大事,庄稼人总不能误了庄稼。
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一种朴素而深刻的认识,如今退休赋闲的马光辉听说热杰才旦的儿子李加太夫妇因打工荒芜了土地,就特地赶到铁尕楞村了解情况,并针对性地嘱咐李加太不能忘了先辈的教导。
总得去许乎家走走。马光辉认为,他是有这个责任和义务的。因为,他们之间已经走了五代人。每一代人,在生活上相互帮助,在精神上相互抚慰。而如今,大家都过上了好日子,不再为吃穿和柴禾而担忧了,然而却不能由此有了疏远。所以,时不时地,他总要请许乎们聚聚,要么在县城,要么在农村。这几年,他热衷于许乎孩子们的学习,每每有谁考上大学时,总带了红包送去他的关怀。这使他们之间越走越亲,让后代们也总感觉到了来自异族的亲情和温暖。
为许乎文化注入新的时代内涵
纵观许乎文化产生的时代背景,不外地域的封闭性造成的物质生活上的相互依赖。在长久的历史过程中,循化虽处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交接地带,但终因左边是黄河右边是崖,交通一度不发达,大多数人的生活半径很小。再加上黄河沿岸撒拉族地区人多地少,藏族地区山大沟深,这使他们在生活中不得不相互依赖。撒拉族的粮食、柴禾不能自给,藏族的山货以及畜产品得不到及时的交易,这使撒拉族和藏族之中具有商业头脑的人们就开始穿针引线,在发展地方贸易中结成同盟,形成了经济上的互补、文化上互映,族际交往中互助的许乎关系。
这样走亲戚有百年的历史,而且代代相承,从不间断。马有福供图
如今,这里交通四通八达,经济得到了全面发展,各民族生活水平今非昔比。在这种情况下,许乎文化的传统土壤逐渐消失,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拓展许乎文化崭新的时代内涵?
笔者在道帷乡来塘村感受了一股扑面而来的春风。这是一个纯撒拉族村庄,原先有四十多户人家,如今只有二十来户了。村庄因为偏僻,在过去始终派不上老师,这使祖祖辈辈生活在大山深处的撒拉族村里连个写信、读信的人都没有。
这可不能再耽误下一代了。1990年藏族青年完玛仁增主动请缨来到这个村庄,克服道路不通、语言障碍等种种困难,在这里这一干就是28年。如今,他已经为村里输送出了100多名学生,其中4名还考上了大学。教育架起了藏族和撒拉族携手团结新的时代桥梁,为许乎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
关于许乎文化,循化企业家韩兴旺有着不同于别人的理解。他认为,许乎文化是一种由感恩和大爱浇灌出的民族团结之花,在今天应当让它开得更加娇艳。
在支援四川地震、青海沟后水库垮坝、青海玉树地震等重大灾难中,他带领自己的团队主动捐款、捐物,还派出志愿者承担了许多工作。这些年,他每年都到循化最偏僻的藏族乡慰问贫困户,为他们送去米面清油。他说,人不能忘本,人要懂得感恩,在过去,藏族无私地帮助过撒拉族,今天撒拉族就应该帮助藏族了,何况,脱贫致富,我们责无旁贷。
据介绍,韩兴旺曾一次性资助过300多名藏族大学生,每人一千元或两千元不等。还曾带着循化宗教界的阿訇和僧人一并远游,让他们在旅游中加深了彼此之间的了解和团结。这两年,藏区每有请求,他即慷慨解囊。
如今,在党和政府的引导下,循化各民族相互携手、共同团结进步,已经书写出了新时代许乎文化的崭新篇章,循化当之无愧地成为青海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
央广网西宁4月17日消息(记者张雷 青海台记者达海莹 万小磊 郭四辈)铁合金是青海省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产业之一,也是主要的出口行业。经过技术创新、转型升级,一批铁合金企业形成了较强的比较优势
深挖细查“吃公函” 清明节前夕,湖北省各地纪委监委相继开展“四风”问题节前专项督查。本轮督查与往年有所不同,不仅要求持续盯住“餐桌”与“车轮”上的腐败问题,更突出强调盯紧隐入公函中的变异“四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