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暑期,备受瞩目的《清明上河图3.0》在故宫博物院展演。故宫博物院与凤凰卫视联手,借助8K超高清数字技术、4D动感影像,让文化和科技相融合,将《清明上河图》打造成可沉浸体验、可传播分享的新型艺术展演,受到观众们的交口称赞。
其实,《清明上河图3.0》所受到的赞誉只是优秀传统文化与多种科技手段相融合的一个缩影。在过去的几年中,文化创意与科技创新不断发生“化学反应”,从舞美设计到文物保护,从互联网在线直播到博物馆数字化展陈,文化领域各行各业纷纷插上科技的翅膀,科技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推动力愈加强劲。
推动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离不开顶层设计。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促进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集群,壮大数字经济。坚持包容审慎监管,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发展,促进平台经济、共享经济健康成长。加快在各行业各领域推进“互联网+”。
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少峰表示:“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壮大数字经济’‘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发展’等,无异于给数字文化创意企业等吃了‘定心丸’。”
中国传统文化与数字技术相遇,还可以带来丰富别样的文化体验。“以京剧为例,近年来,国家对京剧艺术的发展给予了大力支持,传统戏曲艺术与互联网高科技手段方面的融合也在逐步加深。我相信在不远的将来,通过互联网平台传播,京剧将变得更时尚,也会有更多青年人喜欢上京剧。”国家京剧院国家一级演员张建国委员说。
“此外,政府工作报告还提出,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我国是文物资源大国,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国,如何传承和保护好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代表表示,文化与科技的高度结合将成为未来非遗传承的重要途径,只有将科技融于中华文化体系的源流之中,推出更多有品质、有情感、有故事的数字内容产品,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于文化的需求。
(本报记者 訾谦)
我的新年愿望是—— 不加班,你呢? “要出去多旅游!”“再瘦点,还有希望吗?”“研究生毕业去雄安。”“变有钱,变有钱,变有钱!”“爸爸妈妈健健康康,姥姥能看到我结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