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合肥3月8日电 题:水清岸绿产业优——八百里皖江驱污护绿记
新华社记者董雪 刘方强
从长江同马大堤段窑段,至驷马山乌江枢纽处,横贯安徽416公里,被称为“八百里皖江”。
2018年,八百里皖江掀起治污护绿行动,拆除围网后的升金湖等来了鸿雁的回归,曾被跨省倾倒工业固废的江滩芦苇茂盛,临江而建的前江工业园迈开了转型升级的步伐……
生态修复:鸿雁回归升金湖
“鸿雁又回来了?”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曹垒通过跟踪器,发现从蒙古国出发的鸿雁定位在安徽升金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时,十分激动。
黑嘴白颈,对对排成行——刚刚过去的这个冬季,升金湖等来了鸿雁的回归。
“今年来过冬的鸿雁有好几千只呢!”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徐文彬难掩欣喜。他回忆,升金湖候鸟总量盛况时超10万只,随着生态环境的恶化,候鸟持续减少,种类多样性明显下降,令人痛心。
“有学者研究发现,苦草根茎因围网养殖而大量减少,升金湖已经没有鸿雁的食物了。”徐文彬说。
2017年以来,中央环保督察反馈升金湖人工养殖面积过大,水质下降,保护区核心区和缓冲区违法违规新建、扩建大量生态旅游项目等突出环境问题,当地开始了修复升金湖重大行动:拆除湖面全部人工养殖围网,关停污染企业,收缴清理各类船只,安置千余名专业渔民……为此,池州市、贵池区、东至县共投入资金近4亿元。
“2018年迎来升金湖生态转折点,越冬候鸟总量增加到约6.4万只,种类从2017年的29种增加到41种,鸻鹬类候鸟增加显著。”保护区管理局科研救护中心工作人员丁浩介绍。
大柱山隧道成为沟通天堑的关键工程。这条隧道2008年开始施工,全长14.484公里,至今已经修了11年,计划2021年开通,目前还有最后两公里就可完工,被称为世界上最难掘进的隧道。
新华社杭州3月25日电(记者马剑 许舜达)串起千岛湖、京杭大运河、西溪湿地、西子湖……超过3000公里的城市绿道正织成一张连接杭州城乡生态、产业、文化的密网,为钱塘江畔的创新活力之城营造出新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