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设为书签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军事APP
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沧海桑田一指间——6个村庄的70年巨变(4)

沧海桑田一指间——6个村庄的70年巨变(4)
2019-03-01 15:37:00 新华网

同样发生巨变的村庄又何其多!在云南省通海县秀山街道大树社区的蔬菜基地,此时已经是农忙时节了。水渠里的水哗啦啦地流淌着,微耕机嗡嗡作响。农户们忙着种植芹菜、收割白菜。

一棵菜称重后乘以棵数就是菜商收菜的重量——这就是他们在地头算重量的办法。能做到这一点,要求蔬菜大小基本一致。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要对种植间距、水肥施用量等精准控制才能做到。

“大树社区任何一个农户出去,都可以当蔬菜种植培训的老师。”社区党总支书记赵思旺自信满满地说。

精耕细作的中国农业传统,在这里和现代农业科技完美结合。

  成为土地的主人

一场淅淅沥沥的春雨过后,洞庭湖平原从冬眠中苏醒。

87岁的陈克斌正在敬老院安度晚年。他的家乡在湖南省岳阳市华容县万庾镇兔湖垸村,这里号称“江南粮仓”。万庾镇的“庾”字,本意就是露天粮仓。只不过,“华容号称粮仓,但小时候基本没有吃过饱饭。”老人回忆说。

1950年,他家4口人分了10亩地,告别了祖祖辈辈的佃户身份,一家人的日子从此好过多了。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从新中国成立初的土地改革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农村改革,再到新一轮农村改革,土地问题始终是牵动改革的“牛鼻子”。

“以前当佃户种地,只敢种产量最有保障、产量最高的作物,一般都是种蚕豆,品质不好,但能保证收成。分田到户后,可以自由调配了,开始种水稻、高粱、豌豆,吃得饱了,也吃得比以前好了。”

1978年,部分村民希望探索“分组作业、定额包工、超产奖励”的生产责任制。作为大队支书,陈克斌决定先在第八生产队搞试验。

当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会议精神传到县里、村里,第八生产队正式开始定额包工,30户农民有28户签字同意,1979年的早稻生产成效立竿见影,单产比前一年翻了一倍。

看到效果这么好,到晚稻时,其他生产队也纷纷效仿。到1979年底,华容全面推广分组联产计酬责任制,粮食产量明显上升。

如今,通过土地流转,村里实行规模化经营,重点发展中药材、绿色蔬菜和手工制作等特色产业,去年全村瓜蒌、迷迭香、麦冬等中药材种植面积达3500多亩,每亩平均纯收入达3000元以上。(记者董峻、张文静、王建、魏飚、邵琨、杨静、周楠)

关键词: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