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一场轮椅上的博士答辩

2019-02-13 19:33:00    新华网  参与评论()人

新华社哈尔滨2月13日电(记者杨思琪)读博有多难?是通宵苦读,是反复实验,还是数年坚守?对于39岁的马超来说,还要加上更多负重:颈椎骨折,高位截瘫,除了眼珠转动、能说话外,全身没有知觉……

马超是东北林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一名教师。几年前,为了给自己“充电”,马超选择攻读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博士研究生。

读博路却在2018年4月11日发生转折。那天,马超不幸遭遇意外,生命垂危。被送往医院后,10多个小时的手术把他从“鬼门关”里夺了回来。手术后,马超高位截瘫,意味着他将很难再有机会站起来。

随后,肺栓塞等一系列并发症让马超多次昏迷。原本定在2018年4月的博士论文答辩不得不推迟延后。直到2018年9月,马超的身体状况逐渐稳定。

“好不容易保住了命,这博士咱不要了,你活着比什么都好。”家人苦心劝阻,马超却说:“我要完成博士学业,我想早日回到讲台。”

白天进行康复治疗,晚上六七点钟腾出时间修改论文,几乎每天都忙到深夜……在准备答辩的4个月时间里,根据专家评审意见,马超对论文进行了三轮修改。

为了照顾马超,妻子骆春颖辞去工作,跟马超一起住进了医院。马超身体不能动,妻子就把电脑架到他眼前;手指不能动,马超就口述,妻子对着电脑打字;每天给马超按摩、翻身、挪动,几个月下来,妻子的手腕和腰部关节劳损严重……

时间终于来到答辩的日子——2019年1月9日,一大早,马超坚定地说:“出发。”

“出发”,对于马超是个大工程。妻子取来一张渔网似的医用网,铺在马超身下,再推来一台小型“起重机”,把马超用网吊起来,运送到轮椅上方,其间家人一起扶稳他的头颈、腰部、腿部……

关键词: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