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福建莆田
有一个独特的地方风俗
那就是在大年初四时
要重新围炉过大年
又叫“做大岁”
在这个看似“奇怪”的传统习俗背后
其实隐藏着一段屈辱的故事
根据《莆田县志》的记载
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
外敌突然来袭,城池被攻陷
尸横遍地、哀鸿遍野
老百姓们只能纷纷逃到山中避难
↑两位小朋友展示一对白额春联。在“做大岁”的同时,莆田城乡家家户户普遍张贴白额春联,以示祭奠之情,节庆表余哀。
两个月后
敌人被击溃
他们才得以在二月初二返回家里
但是因为年节已过
人们只能在二月初四重新过年
为了永远记住这段伤痛的历史
人们约定
此后的每年都以除夕为“小年夜”
以正月初四为“大年夜”
再过一次年
当年遭受过的苦难
或许会被人遗忘
但却以另外一种形式
让人永远铭记
↑在莆田,每年正月初四(仙游为初五),会跟除夕一样重新来围炉、过年(资料图)。
其实
民间的一些说法
现在看起来有些过时
甚至令人费解
但不能否认的是
这些传统民俗
不仅蕴含了中国人
祈福避祸的美好心愿
也蕴含着无尽的历史含义
成为隐藏在每个人血液中
代代相传的宝贵基因
在今天这样的日子里
新华社天津1月28日电(记者周润健)“二十三,糖瓜粘”。农历腊月二十三,我国北方称为“小年”,而南方地区则错后一天,在腊月二十四迎来“小年”。民俗专家表示,这源于我国古代“官三民四船五”的传统
3天时间,7次辗转,行程3700公里,中途经历下雨、起雾、晚点、误机、航空公司遗漏行李、班车停运等波折,母亲林檎与妻子姚李琴一路向北,只为到中蒙边境,与她们的至亲,迎来一年中唯一一次的团聚
新华社石家庄2月8日电 题:记者手记:过一个“无鞭炮”春节 让年味儿更“清新” 新华社记者 秦婧 “爆竹声声辞旧岁”是中国人千百年来的迎新习俗,是记忆里“年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