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苗族群众的跨越人生——春节前夕广西融水县易地扶贫搬迁点见闻(3)

2019-02-04 11:03:00    新华网  参与评论()人

记者走进苗家小镇内的粤桂劳务合作工作站时,工作人员周燕正拿着电话表给安置点内的搬迁户逐个打电话,询问他们的就业意愿。“现在临近过年,许多村民已经返乡,这时候打电话摸底比较合适。”周燕说,目前来招工的10余个工厂均来自珠三角,工资平均每月在4000元以上。

  “民俗与旅游结合,将助力苗族群众脱贫致富”

记者采访时,恰逢“苗年”时节,融水县梦呜苗寨一派繁忙景象,吹芦笙、斗马、上刀山……好不热闹!引得许多游客连连叫好。

户户都是苗族木屋风格的梦呜苗寨也是个移民搬迁点,县里将这里打造成了旅游景点,旅游公司占股70%,移民组成的合作社占股30%。景区负责人吴日红说,公司将苗族传统文化搬上了舞台,进行实景演出,村民白天耕种,晚上当演员。

47岁的潘杰辉从9岁起就帮家里种田放牛,去年3月,他全家搬出了大山,来到梦呜苗寨 。潘杰辉和妻子潘英华通过参加吹芦笙、跳踩堂舞等演出,俩人每月有约5000元的收入。

融水县民族风情浓厚,走进安置点,少数民族文化风情扑面而来。融水县委宣传部副部长石峰说,苗族群众喜欢吹芦笙、跳踩堂舞,虽然离开曾经的乡土,但是他们的文化传统没有丢,每个安置点都有芦笙队,安置点经常飘出阵阵芦笙声。

董雷是苗家小镇芦笙队队长,全队目前有芦笙手40名,队员们都是兼职吹芦笙,偶尔参加商业演出。“我们都是山里人,喜欢芦笙也喜欢热闹,没想到现在靠吹芦笙还能挣上钱。”董雷说,队员们都是在晚上彩排练习,越来越多的移民开始参与进来。

“贫困户搬迁后,过去‘藏在深山人未识’的民族文化和旅游产业结合,会焕发特殊的魅力,将助力苗族群众脱贫致富。”石峰说。

关键词: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