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苗族群众的跨越人生——春节前夕广西融水县易地扶贫搬迁点见闻(2)

2019-02-04 11:03:00    新华网  参与评论()人

融水县委副书记路燕云介绍,全县“十三五”期间易地扶贫搬迁人口规模为3201户13695人,目前已经全部搬迁,主要集中在苗家小镇、双龙沟、铁坑等安置点。

  “没想到政府把扶贫车间也建在了搬迁点上”

贫困户往往缺知识、少技术,搬出来了,就业怎么办?记者带着这样的疑问与贫困户促膝长谈。

刚走进贫困户袁丽红位于苗家小镇的新家,记者就被客厅满墙的奖状和一把小提琴所吸引,原来小提琴是袁丽红正读初中的女儿贾嘉熙的,在妈妈的鼓励下,贾嘉熙给记者当场演奏了一首曲子,引得阵阵掌声。

袁丽红的丈夫在临近的三江侗族自治县做厨师,她在搬迁点里的电子厂上班,每月有1500多元的收入,又能接送正在读幼儿园的儿子。“搬迁前我还担忧,来了没有工作怎么办,没想到政府把扶贫车间也建在了搬迁点上。”袁丽红说。

路燕云介绍,在近3年的时间内,苗家小镇已经搬迁进1617户6600多人,在搬迁前县里就已经考虑到就业的问题,苗家小镇位于县里的老子山、老君洞景区附近,离县里的木材加工区也不远,在山多平地少的融水县这里是一块难得的好地方,县里的打算是将苗家小镇打造成旅游点,吸纳贫困户在家门口就业。

双龙沟移民搬迁点靠近融水县粤桂扶贫合作产业园,虽临近春节,但园区内的建设仍热火朝天。广西融水阳光木业有限公司负责人陈亮介绍,企业租用的5栋厂房是县里利用粤桂扶贫合作产业资金建设的,这极大地节约了企业的生产成本,近期投产后将提供300个就业岗位,优先招聘贫困户,每个工人月平均工资在3000元左右。

路燕云说,融水县每个易地扶贫安置点都编制了后续就业创业扶持方案,目标是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实现每户1人以上稳定就业,县里除了千方百计安排贫困户在当地就业外,还对贫困户外出务工进行牵线搭桥。

关键词: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