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2月2日电 题:感受春运新变化
新华社记者
新春佳节临近,春运进入高峰。流动的中国,处处涌动温馨的真情。
年年春运,岁岁不同。今年春运高峰有什么新特点,来往旅客有什么新变化?新华社记者深入火车站、机场、长途汽车站亲身体验。
回家方式新选择,少了忙乱多了喜庆
节前春运看广东,因为这里春运启动时间最早,规模最大。
一走出广州南站地铁站,放眼望去,整个站厅都是返乡旅客。大家在自助取票机前排起了长龙,在春运志愿者引导下,秩序井然。
由于车站对人流进行了控制,只有发车两小时内的乘客才能进入候车厅,许多归心似箭的旅客,坐在检票区外等候进站。
候车厅里人头攒动,大屏幕上同时有七八班列车显示正在检票。
今年春运,广州南站日均停靠动车组近800趟,居全国之首,预计春节期间发送旅客2000万人次,这几天高峰期日发送量将达35万人次。
虽然春运已进入节前最高峰,但今年少了以往的紧张忙乱,更多的是节日喜庆的氛围。
随着高铁网络不断完善,高铁已经成为春运的主力,据广铁集团介绍,今年春运,其管内高铁运量将达到普铁运量两倍。
在广州南站,来自茂名的龚瑞东对记者说:“以前都是坐大巴回去,路上时间要四五个小时。去年开通动车后,回家的时间缩短了一半。”
曾经是南方春运中一道独特风景线的“摩托车返乡大军”今年也发生了明显变化。
过去因为交通不便,广西、贵州、云南、湖南等地在珠三角地区的一部分务工者,过年前会选择约上同乡一起“组团”骑摩托车返乡,最高峰时总数超过百万人。
新华社南宁1月25日电 题:屋顶上的“春运” 新华社记者樊曦、叶昊鸣 “地下旅客出站通道南端靠近地铁口位置严重漏水1处,请立即处理!”接到工区值班人员上报的信息,覃广阳赶紧带着5名职工前往现场
不断提速的车轮,让赶路的身影更加从容,让眺望的目光更加深远,让发展的阳光照进每一个普通人的回家路。春运的变与不变、快慢之间,实际上是中国迅速发展的隐喻:让普通群众能够分享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红利。
新华社上海1月24日电(贾远琨 袁全)“刷脸”闸机、遗失物品自助查找、“聪明”的厕所、列车上扫码购物……这些春运里的“黑科技”你都get了吗?来看看智能化的长三角铁路春运是否已经超出你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