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上海1月31日电 题:真省钱吗?质量高吗?能用上吗?——三问“4+7”城市药品集中采购试点
新华社记者姜微、仇逸、周蕊、龚雯
随着上海、北京等11个城市试点的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进入落实阶段,市场乃至社会对这一我国医药领域的重点改革高度关注。上海自2015年起率先实现省级带量采购,三年多来,地方实践为全国改革探路先行。药品集中采购省钱吗?质量是否过硬?产量能否供得上?新华社记者展开调查。
药品“团购”来了,老百姓能否真省钱?
药品带量采购,简单说就是药品采购机构通过公开招标的形式,“打包”医疗机构零散的采购量,以“团购”的方式向药品供应商购买明确数量的药品,以降低采购成本。
日前,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和沈阳、大连、厦门、广州、深圳、成都、西安11个试点城市药品集中采购中选结果发布,共有25个药品中选,中选价平均降幅52%,最高降幅超过90%。
在对药品降价表示欢迎的同时,部分市民也担心企业先以低价中标,后续采购、供应、使用等环节出现问题,看病买药的“钱袋子”难以真正持续获益。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胡善联表示,过去之所以出现“招而不采”“带金销售”等现象,是因为招采不合一、量价不挂钩、还款不及时等,没能使虚高的药品价格降到实处。这次由医保部门代表广大患者对药品进行战略性购买,通过价格和数量联动,保障降价药品生存空间,这样患者能得到便宜的药品,医保部门能节省大量的统筹基金,药企也能获得相应利润。
上海自2015年起就开始探索和验证这一国际通行做法,分3批对部分临床常用药品试点带量采购,42个中标药品在保证质量和供应的基础上,平均降幅超过50%,目前运行平稳。
药品集中采购 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工作部署会7日召开。同日,“4+7”城市药品集中采购拟中选结果正式对外进行为期一周的公示,标志着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试点工作进入实施阶段。
新华社上海1月29日电(记者 仇逸)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近日下发通知,进一步加强全市医疗机构临床药事管理,规范自费药品采购和使用管理工作。其中明确,医疗机构和医师不得诱导或强迫患者使用自费药品
新华社北京1月27日电(记者张泉)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目前进入结果执行和政策落地阶段,确保中选药品“进得了医院”“降价不降质”等成为落地实施的关键
他们被"药品收购""收"走了党籍 “真的没想到,他们两个会参与非法收购,现在党籍都因为收购被‘收’走了,他们可是我们支部唯一的一对夫妻党员啊……”李佩莉之前所在的党支部书记惋惜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