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已全面建立湖长制
在1.4万个湖泊设立湖长2.4万名
本报记者 徐伟
“目前已在全国1.4万个湖泊(含人工湖泊)设立省、市、县、乡四级湖长2.4万名,其中,85名省级领导担任最高层级湖长。此外,还设立村级湖长3.3万名。”1月24日,水利部召开全面建立湖长制新闻通气会,水利部副部长魏山忠在通气会上通报了上述情况。
2017年12月26日,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在湖泊实施湖长制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要求到2018年年底前在湖泊全面建立湖长制。
魏山忠介绍说,党中央、国务院印发文件后,水利部会同有关部门综合施策、协同推进,地方党委政府担当尽责、狠抓落实,在湖泊实施湖长制进展顺利。目前,全国已全面建立湖长制,按时完成了中央确定的目标任务。
湖长制取得初步成效
魏山忠说,在全面推行河长制的基础上,根据湖泊的特殊重要性和自然禀赋特点,在湖泊实施湖长制,对湖泊进行更为严格、更有针对性的管理保护,取得初步成效。
据介绍,2018年,安徽、云南等省各级湖长巡湖人均超15次,福建、广东等省各级湖长巡湖分别发现问题873个、1098个,督促及时整改落实,有效推动湖泊面貌好转。
魏山忠介绍说,有的地方实施生态补水,改变湖泊常年干涸状况;有的地方实施退圩还湖,有效增加湖泊水面面积;有的地方实施水岸同治,湖泊水域岸线恢复自然形态,水质恶化趋势有效遏制,生物生态生境明显改善;有的地方因地制宜建设亲水生态岸线,弘扬中华文化,打造老百姓休闲娱乐的湖泊公园,干净、整洁、生态、美丽的湖泊景象逐步显现,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
网格化管理+联防联控
对于当前取得的初步成效,各地有哪些经验做法值得肯定?
除了高位推动外,魏山忠最大的感受是实行网络化管理,强化责任落实。他举例说,河北、江苏、广东等地积极推进湖泊网格化管理,将湖泊细化为网格单元,在网格单元上落实管理主体和管理责任,确保湖区所有水域都有明确的责任主体;云南省推进洱海环湖岸线和入湖河流岸上、水面、流域网格化管理全覆盖,做到无遗漏、无死角、精细化。
此外,各地还加强联防联控,探索建立不同区域、入湖河流间的沟通协商机制,形成上下游、河湖间、多部门紧密协作、责任共担、问题协商、联防联治的格局。
据悉,江苏、安徽、湖北、湖南、广东等省有关地市就跨省界湖泊或省内跨界湖泊管理保护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签订联防联治联管协议,建立合作沟通机制;云南滇池流域还建立入湖河流生态补偿机制;江西九江建立鄱阳湖综合执法基地、市检察院派驻市水利局监察室、市中级人民法院鄱阳湖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基地,推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有效衔接。
从“有名”到“有实”
在全国建成湖长制后,下一步,水利部将如何推进此项工作?对此,魏山忠回应称,水利部将坚持问题导向,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指导督促地方压实湖长职责,实现湖长制从“有名”到“有实”转变,做到名实相符,有效推动湖泊面貌持续改善。
魏山忠说,水利部将打好河湖“清四乱”攻坚战,确保2019年年底前基本完成集中清理整治;同时,统筹协调湖泊与入湖河流的管理保护,建立“一湖一档”,编制“一湖一策”,对湖泊实施精细化、网格化管理和系统治理;建立完善河湖监管体系,健全常态化暗访机制,强化问题整改和责任追究,指导地方加强湖长考核和考核结果应用,进一步督促湖长履职尽责;按照全国水利“一张图”思路,进一步完善河湖管理信息系统,指导各地运用先进技术手段,打造智慧河湖。
原标题:中国已全面建立湖长制 在1.4万个湖泊设立湖长2.4万名洞庭湖私家湖泊 今年6月,新华社“新华视点”栏目播发《3万亩“私家湖泊”为何如此任性?》报道,披露了一起私建矮围破坏洞庭湖生态环境的恶劣事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