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高铁联络线上的“绣花哥”(2)

2019-01-25 19:31:00    中国青年网  参与评论()人

  “以前在普速铁路拧螺丝是凭手感,容易存在偏差。”时间已过凌晨2点,气温接近零下,此时孙灵潭手持一把数显扳手,正半跪在水泥枕旁,认真调整扣件的螺丝扭力,“现在高铁使用电子数显扳手,每颗螺丝用了多大力气去拧,都可以在扳手上用数字显示出来,非常精准。”孙灵潭拧完一组螺丝后站起身来,膝盖处已被磨得发白。他介绍说,在高铁线路上,钢轨扣件是非常重要的部件,扣件上的螺丝松一点或紧一点都不行,必须使用这种电子扳手,才能确保每一颗螺丝的“力道”严格达标。

  从2008年参加工作,至今刚好十年。“以前在普铁工作,千余斤的钢轨都是靠肩扛手抬,拼的只是体力。”孙灵潭说,如今来到高铁,虽然全是高科技的作业工具,但拼的却是体力、眼力和脑力,一点也不比普铁工作轻松。

  “守住两根轨,迈开两条腿,不敢多喝水,满脑数字飞。”孙灵潭形象地道出工作的艰辛。在每次夜间“天窗修”的4小时里,孙灵潭和工友们要完成联络线全线6公里的养护维修任务,包括9600根轨枕和3.8万颗螺栓。作业时,不仅手、眼、脑要保持高度协调,还要不时弯腰下蹲、时趴时跪,在线路上一边精细地“绣花”,一边在脑子里测算和分析数据,“每次天窗修结束,都感觉特别疲惫。”

  每逢春运,上饶高铁站的运输任务就格外繁忙,除了保证日常的养护维修工作,作为工长,孙灵潭的电话还要24小时保持畅通,随时做好应急准备。虽然离家只有二十多公里,但他陪伴家人的时间却屈指可数。“记得去年大年初三,我值完班刚回到家,还没来得及陪家人吃顿饭,就接到工区电话,说有紧急情况要我抓紧赶回去。后来我父母把饭菜送到了工区,等我处理完工作,才陪着他们吃了新年的第一顿饭。” 回忆起往事,孙灵潭语气里却透着轻松,仿佛在说着别人的故事,“这样的小故事,工区里几乎每人都能讲出几个。”他笑着说。

关键词: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