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月24日电 题:激发人民群众的创造伟力——那些脱贫攻坚中的奋斗故事
新华社记者谢锐佳、王长山、吉哲鹏、谢佼
“脱贫不能等靠要,齐心摘下贫困帽”“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出路”“撸起袖子加油干,脱贫致富当模范”……行走在天南海北,深山海岛,边陲村寨,一个个大红标语不时撞入眼帘,提醒着过往的人们:神州大地正在进行一场反贫困斗争的伟大决战。
或者有人会说,刷几条标语、喊喊口号谁不会?
其实,只要你靠得够近,扎得够深,就会发现,提气标语的背后,有一个个火热的拼搏场面当注脚,有一群群最可爱的人用勤劳的双手在做改变命运的突围。
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只有一年多。距离梦想越近,挑战往往越大,越需要只争朝夕:扶志扶智,选好产业,开拓思路……
开年伊始,春节前夕,请您随着我们的笔端,近距离看看各族人民脱贫奋进的故事,看看劳动大众啃下一个个“硬骨头”的精气神。
扶志扶智,让内生动力汇聚成脱贫的磅礴力量
经过半个月的培训,云南省镇沅县文旧村村民赵玉华拿到了人生第一张技能培训毕业证书,他的砌砖技术达到了中级工水平,在当地打工一天可以挣到160元。现在一技在身,赵玉华精气神都提了起来,对未来充满信心。
镇沅大多数村庄山高路远、偏僻闭塞。因缺技术、自身发展动力不足致贫的贫困户占47%。其中,年轻力壮、无灾无病的贫困人口有2100余人。
只有解决素质贫困问题,才能实现真正脱贫。镇沅2017年成立深度贫困人口培训中心,对2100余名农村“闲汉”进行轮训。培训让大家学到了技术,将脱贫压力变成致富动力,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目前,学员已成功转移就业458人。
新华社长沙11月30日电 湖南南岳:小绸伞“撑开”新生活 新华社记者白田田 “现在我快要跟不上新时代了。”对于自己做了20多年的绸伞行当,湖南衡阳市南岳区国东伞厂的负责人康国东半谦虚、半认真地说
原标题:村民救下1只一级保护鸟类每天能吃1斤多牛肉,养得起吗?封面新闻讯(记者董兴生王攀)近日,四川什邡市洛水镇村民发现一只大鸟,经专家判断是一只国家一级保护鸟类金雕,这也是在九顶山首次发现金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