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有高度”融合“有温度” “天下事”讲成“身边事”——思政课《深度中国》何以成为“爆款”课程?(2)

2019-01-12 19:31:03    新华网  参与评论()人

“专题式主要由一位老师主讲,辩论式由两位老师分正方、反方共同主讲,对谈式则是三位或多位老师共同参与,在对谈中交流真知灼见。不拘一格,根据课程的需要灵活选择。”授课教师李建国副教授说。

《深度中国》课程还广泛“借智”,除了来自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任课老师之外,还广邀校内外名家学者。华中科技大学党委书记邵新宇、原校长丁烈云,以及武汉其他高校的知名学者,都曾登上讲台。

更有深度的内容、更有新意的表达,赢得了学生们的更多共鸣。

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学生王孙超感慨:“课程回答了我们很多疑惑,也为大家打开了一扇窗,更加全面、深度地了解了祖国。”

“有的学生,原本对思政课存在偏见和误解,认为课程枯燥、不易理解。《深度中国》课程希望成为‘供给侧改革’的一种尝试。”授课教师闫帅说,“思政课不能‘曲高和寡’,贵在‘润物细无声’。”

  “在授业解惑中,引人以大道、启人以大智”

对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2016级学生丁健豪而言,精准扶贫,原本是一个有些遥远的概念。

听了《深度中国》课程:“从精准扶贫看大学责任——来自澜沧江边的故事”这一生动结合一线支教故事的专题内容,让他印象深刻。“学以致用,以后我要争取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与技能,为推动贫困地区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教师李晶说,“能够启发学生思考,给学生带来触动,课程的目的就实现了。”

《深度中国》课程,同样为青年学子们提供了更多观察中国和认知世界的视角和方法。

关键词: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