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上海12月6日电(记者杜康)25岁时,来自江苏农村的李影成为上海的一名公厕管理员。13年来,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她都没有退缩过,“既然答应了要给居民一个干净的公厕,就要对工作敬业,才能获得尊重。”
揣着250元钱来到上海 就没有退缩过
18岁时,李影兜里揣着家里给的250元路费,从江苏农村来到上海。“那时候,光火车票就得五六十元。”李影家里困难,她要来上海打工,减轻家里的负担。来上海后,李影先是在纺织厂工作,相当辛苦。“生活上也不习惯。我们老家吃馒头,上海这边是吃米饭,总觉得吃不饱。也听不懂上海话,经常想家。”一起跟李影出来的同学老乡,不少都离开了上海,但她从来没想过要回去。
2005年,李影25岁,做了公厕管理员。“当时,这个行业里大多都是四五十岁的阿姨。她们觉得我干不久,更不可能把这份工作做好。我就跟领导说,肯定让您放心,我一定会把工作做好。”李影说。
打扫公厕是个脏活、累活,要从早忙到晚。“天不亮就要起床,经常觉得睡眠不足。”但李影觉得无论有什么困难都要克服,“可能我就是这样性格的人。因为答应了要做好,所以不敢偷懒。就像最初答应了家里人,要来上海闯荡,所以怎么样都要坚持下去。”
答应做好公厕管理员 就得拿出做研究的劲头
“大部分从事环卫工作的人,文化水平都不高。我们必须靠诚实、勤恳的工作,获得这座城市的认可。”李影说。
说起如何保洁公厕,李影立刻话多了起来。公厕保洁不简单,也是个技术活。李影刚开始做公厕管理员的时候很疑惑:“为什么每天把厕所打扫得很干净,还会有一些异味散发出来,尤其是黄梅天?到底是哪个环节没搞干净?”
教培公厕装摄像 王先生的孩子每周都会去新城区长兴路上的西安领军教育上补习班。12月1日上午9时许,他将孩子送到教室后离开时,到二楼去上厕所。一进厕所就发现在很显眼的位置有一个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