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第一书记看“第一书记”:脱贫攻坚打通“最后一公里”

2018-11-21 18:31:01    新华网  参与评论()人

新华社北京11月21日电(记者白瀛)讲述第一书记脱贫攻坚的喜剧电影《最后一公里》正在全国公映。在发行方华夏电影陆续开展的专场放映中,全国各地多位第一书记认为,影片通过简单质朴的故事,为现实中脱贫攻坚打通“最后一公里”提供了有效的工作方法。

中影新农村公司摄制的《最后一公里》,主要讲述四川贫困山村珙桐村第一书记邵云峰,发挥自身所长,将科技运用到脱贫工作中,帮助村民建立了茶园进行产业脱贫,并改变村“两委”工作不力、培养年轻干部的故事。

影片原型之一、四川省宜宾市兴文县永寿村第一书记邵升说,影片通过李双洪的坚韧不拔、周晓丽的义无反顾、周大奎的迷途知返,特别是以周富贵为代表的守旧派村干部最终能接受发展规律,心甘情愿在年轻人带领下和乡亲们共同致富,展现了贫困村精神面貌的变化。

邵升说,影片以拔掉乡亲们心里的一根刺、打通乡亲们思想上最后一公里收尾,这也为现实中的脱贫攻坚工作提供了有效方法。“那就是要加强贫困村‘两委’建设,培养农村致富带头人,促进乡村本土人才回流,打造一支不走的扶贫工作队,让困难群众用自己的双手让幸福之花开得更艳。”

河南省兰考县东坝头乡张庄村驻村第一书记王晓楠说,《最后一公里》不是那种浑身透露着伟大光芒的宣讲课,也不是那种凄风苦雨的攻坚戏,没有构建以往高大全的干部形象,而是以平和的视角贴近百姓。“简单质朴的故事情节,却让我产生了强烈的思想和情感共鸣。”

山西省沁县南里乡唐村第一书记卫小平说,电影中的人物有血有肉,粘着泥土,透着乡情。“看着他们,我仿佛置身其中。看到结尾的时候,我不禁热泪盈眶。影片展现出的四川宜宾在扶贫工作中的一些小技巧、小方法,比如‘歇帮’机制,是一种很好的实践,对一些贫困户确实有鞭策作用,对我们扶贫干部很有启发。”

北京市通州区漷县村党总支第一书记肖长森说,现在通州区已经没有贫困村,但乡村振兴同样需要领头人,每个村都有各自的“最后一公里”,每个村都需要李双洪。

关键词: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