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危难之际尽显砥柱本色——金沙江堰塞湖抢险救灾纪实(2)

2018-11-16 16:31:02    新华网  参与评论()人

接到报告后,应急管理部立即与有关部门和单位会商研判,了解上下游水文、地质、气象等情况,派出由应急管理部牵头的联合工作组赶赴现场。

“我们有较为健全的监测体系,所以第一时间发现了滑坡险情。”昌都市市长陈军说,做最坏的打算,争取最好的结果,在两次险情中确保没有人员伤亡,并保证了转移群众的安全。

排除万难,确保抢险顺利进行

11月3日滑坡发生当晚,西藏昌都市消防指挥中心主任边索带领几名消防队员,携带设备徒步上山,驻守滑坡体山顶,观察水位以及滑坡体变化情况,为前线指挥部提供第一手观测数据。

“我们每次测量都需要系上长长的安全绳,否则就有可能掉进几百米下的金沙江中。”边索说。

在边索驻扎的观测点下方,四川省水利厅高级工程师陈昊和同事们正在现场勘测,一夜无眠后他和同事将拟定的初步处置方案提交给了应急管理部,而他却错过了母亲的70大寿。

一线工作人员的坚守和付出,确保了应急管理部快速掌握关键信息,并通过对各类数据进行综合研判,最终确定开挖泄流槽,排除堰塞湖险情。

随着河水快速上涨,一条条通向沿江乡镇的道路不断被淹,阻碍抢险救灾进展。抢通前往堰塞体的道路,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四川省白玉县交通运输局副局长洛绒青批连夜带领以党员为骨干的抢通人员赶赴则巴村,从11月5日晚上开始,在海拔4000米的地方,抢通了一条让抢险设备顺利通行的道路。

在洛绒青批奋力打通陆上通道的同时,西部战区某工兵部队星夜兼程,46小时行军1125公里,带来了漕渡门桥、冲锋舟等专业装备,打通了水上抢险通道。

当18台挖掘机抵达堰塞体上方时,中国安能建设集团62人的抢险队伍也已到位。“人歇机不歇,我们要与时间赛跑”,指挥部一声令下,坝体上机器轰鸣,紧张的排险作业有序展开。最终在11月10日,一条长220米、最大顶宽42米、底宽3米的泄流槽抢挖完成。

关键词: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