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银川11月13日电 题:宁夏红寺堡:“村官”马豹上任记
新华社记者杨稳玺
“真是没想到,离开基层两年多,我竟然有机会回到村里,成为一名真正的‘村官’。”28岁的马豹感叹道。
马豹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红寺堡区红寺堡镇团结村人,2014年6月从宁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毕业后考取了“三支一扶”岗位,前往吴忠市同心县工作。但两年服务期满后,马豹没能如愿考取公务员,回到家乡经商创业。
他说:“我和妻子在镇上开了一家文具店,一年忙活下来挣个10万元左右不成问题。”
“有时候回家了就想,读了这么多年书,到头来却用不上。”虽然店铺逐渐有了稳定客源,但他心里好像始终有一个解不开的结。
“总想着有机会能学有所用,现在看来真应了那句话‘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马豹告诉记者,在经商的两年多时间里,他一直没放弃学习,店里人少时就会拿出书来看看。
马豹口中的机会,就是近期红寺堡区开展的选拔百名大中专毕业生到63个村和5个城镇社区工作。
别看是“村官”,竞争压力也一点不小。记者从红寺堡区组织部了解到,本次选拔设置了资格审查、资历量化、笔试、面试、体检等流程,213人报考,最终录取了106名。
“我报考了本村的岗位,知道自己被录取后,还没接到上岗通知,我就提前到村里工作了,能服务乡里乡亲是我的荣幸。”马豹颇为自豪。
开心的不只是马豹,村里一下考来好几名大学生,也让团结村党支部书记丁生红喜笑颜开。他说:“我们村2014年就脱贫摘帽了,现在致富奔小康建设美丽乡村,就缺有文化的年轻人。我和村委的‘老人’都说好了,大家一带一,手把手教,一定不能浪费了这些宝贵资源。”
丁生红所想正是红寺堡区这项政策所盼。记者采访了解到,红寺堡区选拔百名大中专毕业生到村工作,就是为了解决村级事务管理人手不足、质量不高等问题。同时,红寺堡区还配套建立了动态化管理机制、激励化保障机制、常态化培训机制,以便留住人才,让其发挥所长。
每月1500元的服务补贴,养老、医疗等各类保险解决后顾之忧,优先推荐村“两委”班子……重新坐在基层办公桌前的马豹已准备好展开拳脚大干一番。他说:“机会得来不易,一定要好好珍惜,把所学所会都发挥出来,真正造福家乡父老。”
新华社银川10月17日电(记者赵倩)为减少冬季供暖带来的大气污染,宁夏将在确保群众安全取暖过冬的前提下,稳步推进城市高效燃煤热电联产和余热回收利用项目建设,多元化发展城乡清洁供暖
宁夏中宁县喊叫水乡不仅仅是一个地名,更凸显着当地群众世世代代喊水、叫水、盼水之情。这个位于宁夏中部的乡镇曾经流传着“天旱窖枯水断流,麻雀渴得喝柴油”乡间民谣,干渴与贫困如影随形,很多村民因此背井离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