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打卡”凑考核、拿着报告找例证……警惕一些地方基层调研形式主义走过场(2)

2018-11-13 10:31:01    新华网  参与评论()人

此外,中央纪委曾公开曝光,最高人民法院中国应用法学研究所副所长曹守晔出具虚假调研证明,违规公款报销个人春节期间到海南的交通、住宿等费用,受到党内警告、记过处分。

  上面“蜻蜓点水”,下面“一条龙”忙得团团转

一些交通便捷、旅游优势突出的县区干部反映,有时对于同一件事,各个部门轮流调研,甚至同一单位来好几拨人。“隔三岔五我们都要接待。”一些县区负责同志表示。

“去年镇里实施的扶贫项目,县里面反反复复不晓得调研了多少次。”贵州某乡镇财政分局一工作人员向记者诉苦道。

“调研频率太高了,我们真的疲于应付。”贵州某经济开发区办公室的一位干部说。

“为迎接调研和考察,村里一年仅打扫卫生请工就要花2万多元,成了最大的公共经费开支。”贵州省一名村干部告诉记者,近年来,因为重点田园综合体项目落地,来参观的各级领导越来越多。

“接到有领导调研的通知,要加班加点准备汇报材料,安排路线、选点、选人,包括每个环节的时间、内容等都要严丝合缝地准备,甚至围观人员等都要事先布置。”一名经常负责起草调研工作方案的基层干部吐槽。

记者采访发现,基层调研考察的欢迎横幅虽然少了,但大型展板、精美图册的制作并未减少。一些画册用纸考究、装帧精良,但参观者多数只是随便翻翻就丢掉了,十分浪费。

  期盼“接地气、听实话、有实效”调研新风

湖北省委党校中共党史党建教研部副主任李珊珊说,科学的决策是建立在掌握真实情况的基础上。一些领导干部特别是关键岗位的领导干部,不做深入调查研究,不了解实际情况,根据不实、不准的信息进行决策,容易造成人力、物力、财力浪费,损害政府公信力。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